陳素雲
服務學校:國立彰化特殊教育學校
職稱:校長
擅長領域:一、特殊教育鑑定與輔導相關議題
二、教材教法及教具研究與創新
最高學歷:美國俄亥俄大學國際事務所碩士
教育理念:每一個生命皆珍貴,特殊教育有賴親師生共同合作,「化不可能為可能」,深具挑戰,這事雖不容易但值得。
經歷:
•國立彰化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國立彰化啟智學校教務主任
•國立彰化啟智學校研究發展主任
•國立彰化啟智學校註冊組長
•彰化縣私立文興高級中學註冊組長
榮譽事蹟:
•102年度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銀質獎。
•98年榮獲第2屆全國教材教具輔具比賽優等。
•95年度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
•94年度參與行動研究並獲優等。
•93年度獲選教育部表揚「優良特殊教育人員」。
•87年度獲全國特教教材教具比賽「特優」。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特殊學校(班)工作小組連絡人及研究委員。
•100年度教育部品德教育學校;101年度品德教育特色學校。
•承辦身心障礙學生鑑定中心,105年校長會議時獲頒感謝狀。
•營造師生發展機會與舞臺,師生獲獎無數,獲各界肯定。
教育精神:
本人始終秉持的教學理念:
一、人本出發 全人教育。
二、潛能發展 適性學習。
三、優質教學 快樂成長。
擔任校長後,本「學生第一、教師優先、家長至上及員工為主」之經營理念;以行政為支持,領導為服務。積極融入人文關懷,建構溫馨校園;致力資源統合,達成社區融合。發現校內各成員獨特的優勢與價值,進而助於學校目標與願景的達成。同時,盱衡特教環境、參酌校務發展計畫、研擬具體創新措施,利用學校軟硬體設備優勢,增加與社區合作機會。擴大與業界合作,創造學生實作場所及就業機會,可進而協助社團或校友家長會合作創立庇護工場,實質照顧身心障礙者家庭。且藉由與社區良性互動與發展,爭取公益社團或善心人士捐款,挹注經費,提昇教學品質。
教學方法與建言:
在教學現場,以個人經驗,合作學習法值得推廣: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系統、有結構之學習方法,進行方式係依照學生能力、性別等因素,將學生分配到異質小組中,藉小組成員間彼此協助、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成效,並同時達成團體目標。學生除了知識獲得外,同時大幅提升個人品格與人際關係;兼顧「利我」與「利他」,對EQ的培養有極大的助益。
得獎感言:
16年英語教學中因緣際會輔導一些上進的學生,結了很多善緣,集結的人脈對教育生涯的第2站特教工作常有意想不到的助力。行有餘力,按時提供獎學金,並曾匿名不間斷的按月資助1位家境窘困的學生度過3年的高中生活,順利上大學。相信此刻她已是社會上另一顆「善」的種子。22年的特教生涯,接受了不同的挑戰,從訓導處、教務處到研發處又回到教務處,又回鍋到研發處,榮任校長8年。在推動教育改革及教育發展創新方面,每個階段有著不同的回饋及珍貴的記憶。
個人始終以為「走過」未必得留下「痕跡」。但回顧自己38年來的教育生涯,尤其在特教工作上,累積158次嘉獎、記功24次,除了豐富、多彩外,87年獲全國性特教教具比賽「特優」;93年獲選教育部表揚優良特殊教育人員;94年度參與行動研究並獲「優等」;95年參與本校教學團隊獲教學卓越金質獎;98年8月榮獲第2屆全國特殊教育教材教具輔具比賽優等;102年參與本校教學團隊榮獲「教學卓越銀質獎」,可說是「無憾」了。因參加師鐸獎評選,整理資料之際,得以回顧自己的光榮紀錄,並非炫耀;祇是期盼個人的經歷,留給後進一份鼓舞與激勵。常有朋友問我特教辛苦嗎?我的答案是:「不」。因為我們再辛苦,總有下班、週末與寒暑假。而孩子們的家人呢?他們可是全年無休,需要更多人對他們付出更多的關心,讓他們不再孤獨。
素雲榮獲師鐸獎,應歸功於彰特的成就。除了要感謝陪我走過的同事與家人,更要感謝學生們教會我很多生命的課題。也希望大家可以更關懷特教,給予特教親、師、生們更多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