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炳飛
服務學校:國立交通大學
職稱:特聘教授
擅長領域:一、人工智慧
二、智慧型控制與影像辨識
最高學歷: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工程博士
教育理念: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教不在巧,有心則靈。教學上,秉持「一個都不能少」的精神,照顧學習較落後的學生。
經歷:
•國立交通大學特聘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電控工程研究所所長
•國立交通大學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執行長
•IEEE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ociety 智慧型運輸系統技術委員會主席
•IEEE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ociety臺北支會創會主席
榮譽事蹟:
•控制工程領域研究傑出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智慧型運輸系統的傑出國際學術成就,獲得IEEE Fellow。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研究傑出獎。
•星雲教育獎典範教師獎。
•3次獲得傑出教學獎,並獲聘為交通大學榮譽教學教師。
•3次獲得績效特優導師而獲聘為交通大學榮譽導師。
•獲資訊月傑出資訊人才獎,榮獲總統親自頒獎。
•獲內政部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榮獲總統召見。
•教育部大專教師組產學合作獎。
•技術移轉績效極佳而獲國科會101年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
教育精神:
好的研究團隊對研究創新有如虎添翼的助益,而好的研究團隊必須靠教學傳承。我在教學上所花的功夫之重不亞於研究的深度。認為「身為大學老師,最高興的事情應該是因為我們的用心,讓學生在學習與未來成就上獲得正面的影響。」交大也將我授課課程「線性控制系統I」與「線性控制系統II」的上課內容錄製下來放在網路上,成為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NCTU OCW)點閱率極高的網路教學課程。同時透過臉書協助教學,將課程重點與觀念透過網路與學生互動。不少校外或國外的自學者,透過網路與我討論「自動控制系統」課程內容與深度請益。學生有主觀想法找理由不上課,但老師不可以找理由隨便教。經常告誡學生:「寧願在校園內吃苦,以後在外面走路有風;不要在校內輕鬆,到了外面才吃苦,被人背後吐口水。」常鼓勵學生積極面對問題的態度。學習的成績好壞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學習態度:面對問題的態度決定未來人生高度。教學上比學生早到教室:是重視這門課的基本表現。上課時不斷拋出問題:對程度好的同學而言,他能多了解授課內容的另一面,而程度不佳的同學起碼不敢睡著,常與學生課後聊天,了解學生學習困難之處以便改進教學方式。
得獎感言:
師鐸獎鼓勵教師重視自己職務對國家社會的重要性,能在師鐸獎以十分嚴謹的評選過程,獲得評審委員的肯定而獲獎,個人實感萬分榮幸。因身體障礙的關係,這一生走來,一路顛簸。但我知道上天雖然拿走我的腳,也會在其他地方給我驚喜,重點是:不能放棄。謝謝我的父母並沒有因為我的身體所帶來的負擔而放棄我,給我一個安心的求學環境,讓我能找到自己的未來;妻子在我一無所有時,就一路相伴與我篳路藍縷,建立我們的家,全力支持我的學術研究與教學的工作;2個甜蜜負擔,從小身體健康,陽光正面,會做家事與照護家人,沒讓他們的父親做身體無法勝任的事。引用交通大學校訓「飲水思源」,要謝謝生命中許多貴人的提攜,才有機會在這裡與這麼多教育先進們一起領取師鐸獎。謝謝交通大學給我肥沃的學術土壤,成就我的學術生命,特別是恩師李祖添校長,在學術上持續的指導與給我許多磨練與成長的機會;謝謝實驗室的學生,經由你們的努力,讓我們的研究開花結果,也為臺灣高科技產業提供高素質的人才。個人在學術研究與教學生涯上有4個意想不到的驚喜,也是4個不同面相的肯定:一、回母校交通大學任教是人生自我肯定的開始。在這裡獲得交大所有獎項:傑出研究獎、傑出教學獎、績效特優導師獎、產學技術交流卓越貢獻獎。交大讓我一圓學術夢想;二、獲IEEE Fellow是學術研究成果被國際學界肯定的開始。這是回國從事教職以來,不曾也不敢想到的事;三、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與潘文淵基金會「研究傑出獎」是學術研究的肯定與對產業科技有所貢獻。四、獲師鐸獎則是對教學理念與多年經師及人師生涯的肯定。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人生至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