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傑

許老師在其教職生涯中,前後擔任導師長達18年之久,為了提升班上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只要在其擔任導師期間,每每將其個人長期訂閱的地理雜誌、讀者文摘、國語日報等刊物,一股腦的搬到班上,供學生大量閱讀。因此在許老師的班上,每到清晨時刻,即可見導師早早端坐講臺,等待學生一一就座,師、生人手一書或一報,安靜享受閱讀書報的氛圍與風景。

國語日報內容豐富,除了隔日黃花的時事之外,其餘欄目以及書刊都適合長期反覆的閱讀,班上學生每次拿到的都是一份完整的書報,看完後再跟其他同學交換,三年下來,日積月累,透過生活週記的習寫、批閱,許老師發現班上學生在諸多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甚至學業成績在整個年段中也不斷的在大躍進,尤其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三年後班上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的成績,竟然高出學校平均值將近二十分,國、英、數、社、自、寫作六項單科成績,在當年全縣五所國中九年級二十幾個班級中都名列第一。班上學生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蹟,當然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無庸置疑的,閱讀力就是學習力、學習力就是競爭力的信念,正是許老師在轉任學校教務主任職務時,不餘遺力積極推動班級閱讀的助力與動力。

許老師個人訂閱的書刊所費不貲,一般人通常是自行珍藏閱讀,捨不得借人的,何況是借給懵懂無知的學生?而訂閱國語日報一年也要三、四千元,許老師大可名正言順的將報費交由班費支應,但他沒有,因為他正在傳承、延續一份教育愛。許老師回想幾十年前,在其就讀國一時,有一對夫妻檔教師:賴美珠、汪昭炳先後擔任導師,就是他們每天把家裡訂閱的報紙帶到學校來,啟迪了許老師的閱讀寫作能力,也把這一棵「視生如親」愛的種苗,植入許老師的心田,接續薪傳一段段教育愛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