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曾 珍 小華(化名)的母親是越南外配。高一的時候認識她,只覺得她輪廓深,非常認真,其他沒有什麼不同。後來才知道「外配子女」的身分讓小華從小備受排擠,甚至最好的朋友也因此與她疏遠。於是曾老師常公開鼓勵小華,找機會與她閒話家常:「外配子女的身分是妳與眾不同的優點,並不是缺點,不要因為別人幼稚的偏見傷害自己」,漸漸地,曾老師與小華建立了很好的感情。 那年,曾老師設計了一個教案,希望藉由訪談家長,讓學生試著體會家長的成長挫折。小華怯生生向同學提議可以採訪她的母親,本以為同學會排斥,沒想到同學們卻一致贊同!活動發表時小華勇敢站上大禮堂,在全校同學面前介紹她的外配母親如何從越南到臺灣,又如何在工作上被剝削。報告最後,小華勇敢對全校同學說:「我要呼籲大家公平對待外籍新娘與他們的子女。現在,我要大聲說,我母親是越南人,我以她為榮!」臺下爆起如雷的掌聲! 對著這麼勇敢的孩子,曾老師內心澎湃,卻不知道能說什麼。小華忍不住落淚,但曾老師知道她明白有人愛著她,很多人都很愛她。 之後,曾老師因為課務調度無法再與小華續師生緣,但一直都有連絡。 高三,小華得知移民署的「二代培力計畫」競賽,只要獲選,便可得到越南機票來回兩張。那天小華來看曾老師,她說道:「家裡窮,媽媽一直都沒辦法回家,連爺爺最後一面都來不及趕上。」「老師,我真的很想帶媽媽回家」。曾老師與小華從計畫撰寫到版面設計到結果呈現,一路商討、修正,終於在全國決選中脫穎而出,順利獲選。小華知道之後非常激動,拿著通知單不停地流著淚向曾老師鞠躬說著:「老師謝謝!謝謝!媽媽終於能回家了!」 小華曾在聯合報記者訪問時,看著曾老師哽咽著說:「曾老師是我的恩師,也是我的第二個媽媽!」 能遇見小華,也是曾老師的幸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