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宛如
一般人對於曾老師的第一印象是思路清晰、辯才無礙;但在最近距離向老師學習後,才發現老師對於學生溫馨的關懷,是真正體現了何謂為人師表。雖然老師門下有無數優秀的學生,但老師對於資質平凡的學生,總是同樣的關心與教誨,不因資質而有差別對待。
小雷在他大學畢業那年遭逢家中變故,因而無法於當年參加國家考試。對於一個法律系的學生,這是一個天大的打擊。當時遠在歐洲的曾老師,本可悠閒地度假,卻立即寫信關心小雷,給予他諸多鼓勵與期許。這一封信,使他從絕望邊緣走了出來,讓他下定決心再次勇敢的面對他的人生。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尋回學習法律的初衷,更在隔年同時考取司法官以及律師。最讓小雷高興的是,他在曾老師的指導科目考出了最亮眼的成績。
小李則不太一樣。對並不喜歡法律的小李而言,曾老師講授的公司法,是他上大學以來第一次想認真應對的課程。即便所有其他科目他都想放棄,惟有公司法,他下定決心想努力一次。考前當晚,小李心裡卻冒出了極致的恐懼:如果我這麼努力卻還是失敗,豈不是辜負老師的期待?這種對於敗北的恐懼感,讓他最後選擇放棄考試。沒想到,當天晚上,曾老師就來信了。信裡除了關心,還詢問了是否需要補考的機會?這對小李而言,無異是一種救贖。他謝過老師,只請老師讓自己明年再修一次她的課,而曾老師答應了。隔年,小李通過了曾老師的公司法課程。這次他可以肯定的告訴自己,自己沒有讓老師失望,更沒有讓自己失望。
旁人眼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封信,卻有可能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念想。還有很多的小雷與小李,考試前崩潰跟曾老師求救,或者面臨情感問題走不出來,曾老師不斷與他們懇談,只希望他們不要放棄自己,很多人最後找回自己,這是曾老師最樂見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