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斌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校教育研究所40學分班
經歷:一、臺中縣政府地政科技士、科員
二、臺中縣政府教育局課長、督學
三、臺中縣立石岡國中校長
四、臺中市后里區長青學苑校長
原服務學校:臺中市立后綜高級中學
推薦單位:臺中市立后綜高級中學

簡介:
一、家世:王校長民國31年出生於后里高甲戲家庭,平易近人、熱心服務、樂觀進取、勤勉好學。喜好中華五術及琴棋詩畫、尤愛國樂、八音、南管、高甲戲。其南管造詣深受家學淵源影嚮(其父王萬福、二伯王包皆為南管高甲戲界宗師泰斗)。
二、簡歷:臺灣電力公司達見工程處財產管理、臺中縣政府地政科技士及科員、臺中縣政府教育局課長及督學、臺中縣立石岡國中校長、臺中市立后綜高級中學、國立啟明學校附設夜間部兼行政管理商科課程42年、后里太極拳委員會主任委員、臺中市后里區長青學苑校長兼國樂教師、臺中市立后綜高級中學退休聯誼會會長。
三、現職:臺中市后里區體育會常務理事、長青學苑校長兼國樂教師、臺中市立后綜高級中學附設進修部音樂老師、國中社團國樂指導、退休聯誼會會長、樂齡學習中心八音班指導。
四、理念:人要有毅力信心。王校長雖在96年10月因病身體衰弱許多且近年失聰,所幸信心毅力勤練太極拳養身,致力國樂文藝養心,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身心致中和,生活樂悠悠。

事蹟:
一、於臺中市立后綜高級中學推展傳統藝術南管音樂教育,撰擬后綜高級中學推展傳統藝術南管薪傳計畫,闡明強化教師與人文專業素養提升教學品質,以學校為中心、教師為骨幹、學生為主體。將傳統鄉土藝術融入教學活動,由基礎認識而養成欣賞能力進而推廣,以建立學校特色為宗旨,提出策略辦法並執行薪傳。因出自后里南管世家又是該校畢業校友,在學校服務近10年,教學特別便利親切,師生及家長均樂於學習。先從傳統藝術-南管專題介紹及各科教學領域教師研習培養基本認識。記譜法、唱腔上回、樂器定音、演奏技巧、節拍、指、譜、曲三大類參照,雅俗共賞,寓教於樂,建構優質高中永續發展,弦歌不輟展現后綜高中特色,並編印南管音樂入門、南樂教材、選集賞析等留存學校,以供教學使用。衣帶漸寬終不悔,但使雅樂永留傳。
二、發揚國粹武藝,投入太極拳運動推展及教練,退休前夕96年底身染重病攝護腺癌,經手術切除並經放射電療,身體極為虛弱。97年退休後即參加九九太極拳道協會勤學太極拳,嗣經國際薪傳鄭子太極拳集訓等,每日早晚演練,體能日漸好轉,這種體驗不敢獨享仍以野人獻曝之心,認真宣導並教練太極拳,所謂學而優則教,感受其養身養心延年益壽之功而分享。從基本步、站椿、手法、拳架、兵器,並加入拍打經絡等,每天教學樂此不疲。擔任后里太極拳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辦理武術觀摩,函邀各地團隊參加太極拳展演賽、專題報告,在后里圖書館專題演講樂齡養生太極拳,用以分享及發揚太極拳。
三、促進后里長青學苑之誕生,成長嘉惠后里區銀髮族白頭富貴松柏長青,九年前后里體育會勇於接受建議承辦長青學苑,初為7班而至今43班,參與多是鄉親1,600多人次(實有1,160人)涵蓋語文(日、英語)、歌唱(國、臺、英、日語)、舞蹈(國標、排舞、瑜珈)、體育(桌球、棰球、元極舞、游泳、太極拳)、樂器(國樂、薩克斯風、太鼓)、美食、經絡養生、手藝、書法、繪畫等,銀髮鄉親快樂學習家庭美滿社會和諧。本人也參加體育會志工特訓,擔任體育會常務理事,協助推展各項運動委員會之活動,做志工服務。從初創時理事長陳本添議員,到擔任后里長青學苑校長,並兼國樂班指導老師迄今九年矣。眼見鄉親身心健康、快樂學習絲竹並奏管絃和鳴頗感欣慰,己樂樂不如與眾樂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樂此不疲。另一種身份在教育界造福更多學子鄉親發光發熱。

感言:
自教育部表彰教育人員從崗位退休後,不忘初衷,繼續奉獻心力,從事教育相關志願服務工作,樹立教育人員典範,經推薦逐級審查通過者,頒發教育奉獻獎,以茲鼓勵。顯示中央對熱心服務之提倡與重視,令人敬佩。
回想退休前夕,身染重病,手術治療後,身體極為虛弱。退休後,勤學太極拳,每日早晚演練,體能日漸好轉,這種體驗,乃以野人獻曝之心,認真宣導,並教練太極拳功法,分享其能養身延年益壽。當眼見鄉親身心健康,生活美滿,頗感欣慰。上蒼假我以天年,鄉親給我以機會,因此確立了我戮力服務意願與信念。
教育工作者,要具備旺盛企圖心,高度責任感,誨人不倦,始終如一,還要有毅力和信心,不畏困難,不自暴自棄。因緣際會,堅守信念,發揮自己的專長與興趣,分享社會大眾,從事崗位外另一種教育姿態,發光發熱。我在學校教南管,在社會推展太極拳運動,勤於志工服務,倡導學習,致力推廣長青學苑,傳統藝術之薪傳,從服務奉獻中養身養心,自強不息,努力不懈。
感謝后綜高中、后里體育會、長青學苑不嫌棄,給了我奉獻教育服務社會之舞臺,才得以繼續誨人不倦,為教育盡本分。感謝母校王裕德校長特以「退而不休,克服身體病痛,發揮教育熱忱,為社會貢獻心力」推薦,感謝市政府教育局及教育部各級評審長官給予肯定,才能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