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秀琴
學歷:臺灣師範大學中等學校音樂專修班結業
經歷:一、國中音樂教師。
二、教育局國教輔導團輔導員。
三、退休後指導國小合唱團、任臺中市音樂發展協會理事長兩屆。
原服務學校:臺中市立豐東國民中學
推薦單位:臺中市音樂發展協會
簡介:
一、61年參加教育廳辦理之國中音樂教師甄選,以第一名成績錄取,自臺灣師大音樂科專修班結業後,分發至臺中縣偏鄉和平國中任教,自此開始長期之音樂教學及樂團組訓工作。62年調職豐東國中,組訓學校合唱、國樂、直笛、舞蹈等團隊參賽,亦多次參加教具製作、教案編寫競賽,成績名列前茅,故教育局特聘為國教輔導團員,參與全縣音樂教學輔導工作。
二、課餘關心社會音樂教育,利用假日指導潭子、豐原之兒童及婦女合唱團。71年起擔任縣屬示範國樂團指揮共計5年,並協助東勢、塗城、豐原等國小及豐原高商成立國樂團,由此帶動全縣學習國樂之風氣。
三、因對教育之熱忱與績效,曾三度獲選為臺中縣優良教師,71年獲選為臺中縣模範婦女、推展社教有功人員、更於72年獲臺灣省政府頒發師鐸獎之鼓勵。
四、88年9月退休後,至今仍不間斷從事樂教工作,先後指導5所偏鄉小學之合唱團、直笛團,指導3所教會團體直笛演奏。也擔任2屆臺中市音樂發展協會理事長,多次辦理傳統音樂研習活動,推動送音樂進偏鄉,安排音樂家及團體深入本市和平、達觀、雙崎、梨山、環山、福壽山等偏鄉學校或農場義務演出。101年起擔任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志工,輔導弱勢被害人或其家庭迄今。
事蹟:
一、退休後未間斷推廣音樂教育之職志,先後到臺中市豐村、石岡、東新、明正、石角等國小指導合唱團、直笛團,也義務指導豐東長老教會、潭子聖教會、豐原愛恩教會的直笛樂團練習。94年發起成立公益團體「臺中縣音樂發展協會」,於文化中心辦理「臺中縣示範國樂團成立3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104年於后里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舉辦臺中市音樂發展協會成立10周年慶祝活動,發行「音協展新頁 十年慶有成」特刊,並舉辦慶祝大會暨音樂會。
二、101、102年度擔任臺中市音樂發展協會第四屆理事長,曾辦理7場音樂講座、28場音樂會,將黃裕翔鋼琴演奏EP與萬代福影城提供之「逆光飛翔」電影招待券合併義賣,將義賣所得20萬元捐贈予臺中市立啟明學校。
三、103、104年度擔任前述協會第五屆理事長,與彰化生活美學館合辦送「音樂進偏鄉」活動,亦辦理「南管音樂進偏鄉」、「103年度無形文化資產展演人才培育計畫-由中部地區之傳統音樂出發」系列研習、2場「南音之美」音樂講座、「南音入里-南管社區傳習發展活動」。
四、108年度個人贊助臺中市音樂發展協會發行「千年琵琶」音樂專輯光碟,並於109年參加第31屆傳藝金曲獎甄選,入圍最佳跨界專輯獎,該協會會員張宜蓁亦入圍最佳編曲獎。
五、另自101年12月起加入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臺中分會擔任保護志工,參與輔導弱勢之犯罪被害人及其家庭迄今。秀琴老師退休後近22年來,秉持以音樂服務社會之初心,持續奉獻教育,但求無忝教育人員應守之職志。
感言:
我是一位退休的國中音樂教師,在服務的那個年代,藝能科教師唯有自己重視所教的科目,學生才會在您的科目上用心,所以當英、數、理科的老師想要借課,總是婉拒。我一星期要擔任二十四節課,也要兼任國樂團的指揮,偶爾也會接觸到想要升學音樂班的學生,對於這些肯上進的學生,我總是竭盡所能輔導他們。因此,我深知當老師「真的很辛苦!」但是有時也不免自問﹕為什麼每年還是有那麼多年輕人不斷在爭取教職呢?這現象其實已經告訴我﹕江山代有才人出,後浪正在推前浪。我提醒自己﹕該是讓出職位的時候了。
退休後脫離了教學的羈絆,發現擁有的自由時間變得好多!生活的世界變得好寬!也發現偏鄉學校的音樂師資竟是何其匱乏!樂教工作者的信念難道退休後就不要繼續持守了嗎?為何退休後就須放棄教育的動力呢?為何退休生活就一定是遊山玩水呢?這一連串有關安排退休生活的「正向加值性」想法,不斷地鼓動著我。於是最終結論;「哪裡需要我,我就到哪裡!」、「愛樂者想要學什麼,我就設法教您什麼!」這理念就成為主導我退休生活的標竿。
退休二十二年來,我要感謝臺中市音樂發展協會的會員夥伴,感謝昔日教過的傑出子弟,感謝我的夫婿子女,也要感謝許多出錢出力支持送音樂進鄉間社區、送音樂進偏鄉校園、支持我推廣民族傳統音樂的社會賢達們。如果沒有您們的支持與協助,在梨山、福壽山、環山以及許多偏遠的社區或校園,就不會一再出現不同樂團上山演出的蹤跡;絲竹、南管、北管這些瀕危的傳統音樂也不會冷飯熱炒,招來一群懷抱思古幽情的愛樂朋友們努力研習。一個民族之所以偉大,不在於國富兵強,而是在它豐富優質的文化,音樂是文化的重要一環,我們正在見證音樂可以移風易俗,見證中華文化確實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