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蘭
學歷:菲律賓西南大學教育管理博士
經歷:組長、處長
現職:大漢學校財團法人大漢技術學院副教授

李英蘭女士為大漢財團法人大漢技術學院企管系副教授,宜蘭市人。自逢甲大學水利工程畢業後,摯愛教育工作,畢業即任職大漢工商專校教職,協助學生課業、輔導學生生活事務,深受學生肯定與愛戴。自民國93年後,於教學期間先後進修,取得美國科羅拉多州基督大學科學管理碩士學位及菲律賓西南大學教育管理博士學位。李英蘭女士除了在大漢財團法人大漢技術學院擔任教職外,亦兼任學務處課外活動組長、教務處註冊組長、技術合作處長……等行政職務,期間指導大漢工專話劇社獲全國話劇比賽最佳指導老師獎項、指導大漢工專學校啦啦隊獲全國大專啦啦隊比賽第二名、106年度辦理「GKLMB國際研討會」擔任編輯委員,會議成功圓滿、108年度獲頒學校優良教師。李英蘭老師特別專注教育理念及學生關懷,教學期間為增加專業實務,已考取數十張國內外相關專業證照及國際證照,同時輔導學生考取證照,提升學生專業及職場競爭力,成果斐然。

張政治
學歷:中國文化大學體育系學士
經歷:縣議員、國大代表、委員、講師、副教授
現職:大漢學校財團法人大漢技術學院副教授

張政治先生,出生於花蓮縣壽豐鄉郊區的小村落中。家中有3位弟妹,身為長子的張政治先生體恤父母的辛勞,升上國中後就開始追著公車跑步到校上學的日子,持續了3年並加入田徑隊後,憑著對運動的熱忱及毅力,不斷地勉勵自己,以愉快的心情勇敢面對困難挫折與逆境,這正是張政治先生在運動技能磨練時所體悟的處世態度。國中畢業就讀屏東青年高中,雖然課業繁重,張政治先生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在意志力的堅持及多位老師的鼓勵付出之下,以高中三年優異成績保送文化大學體育系。在文化大學求學階段,獲教練紀政女士給予生活常規及運動興趣培養,使張政治先生獲得改變自己一生的籌碼;在求學階段,都有貴人相助,讓沒有家庭背景的他,能從文化大學畢業並謀得教職,這都要感謝在求學階段諄諄教誨的老師們。畢業後,回到自己的家鄉服務—大漢工商專校,成為老師的那天起,每天都在盡本分奉獻心力,不管做什麼決定均以學生學習為最大考量。

盧浩貴
學歷:美國貝里大學教育及政管理系碩士
經歷:副教授
現職:嘉藥學校財團法人嘉南藥理大學副教授

盧浩貴先生為嘉南藥理大學運動管理系副教授,臺南市人。體育專科學校畢業後,於民國74年進入臺北文化大學體育系(在職進修),隨後於民國79年申請前往美國貝里大學,攻讀教育與行政碩士學位。自民國70年起即在該校服務,曾任嘉藥員生消費合作社理事長,並擔任足球隊教練、柔道隊教練及協助棒球隊成立並擔任其教練職務。在校期間推動體育活動盡心盡力,克盡其職,並培養學生發憤向上,努力不懈之精神。曾發表之學術論文近10篇,研發專利發表1件,教學之餘亦常參與多種學術活動以及公益活動,並主動捐贈助學金讓同學可以安心就學。

 張竣凱
學歷: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博士
經歷:教授、系主任
現職:嘉藥學校財團法人嘉南藥理大學教授

張竣凱先生為嘉南藥理大學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教授,南投縣人。民國70年獲教育部獎助於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碩士班畢業後,至嘉南藥學專科學校(嘉南藥理大學前身)服務。教學期間在職進修及國科會補助,於民國80年獲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農學博士學位。專長病蟲害防治與管理、生物技術,自民國70年起即在該校服務,曾任進修部教學組長、課務組長、日間部註冊組長、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主任……等職。任教期間致力生物科技人才培育計畫培訓生物科技專業人才,並與科學園區、民間企業合作開發生物技術。教學之餘,並擔任社團法人臺灣評鑑協會大專校院教學品保服務計畫委員、財團法人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基金會考科召集人和命題委員,為提升大學教育品質與大學課綱規劃不遺餘力。

賴森林
學歷:中國文化學院體育學系學士
經歷:組長、副教授
現職:大仁科技大學副教授

賴森林先生,現為大仁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系暨休閒事業管理碩士班副教授,臺中縣人。中國文化學院體育學系畢業,自民國70年起即在該校服務,民國82年時任大仁藥學專科學校體育組長(現為大仁科技大學)至今奉獻教育四十載。民國100年、101年、102年、104年屢獲學校優良導師木鐸獎、民國105年獲金鐸獎。透過身教及言教,春風化雨,樹人無數。教育期間專業表現傑出,民國84年率領學生榮獲全國大專盃軟式網球錦標賽五專女生組第一名、民國101年屏東縣運羽球項目女生組單打第一名和第二名、民國107年大專運動會羽球項目男生公開組單打第六名,更於民國82年擔任大專院校體育總會理事、民國97年學報編輯顧問及屏東縣各式運動競賽的工作人員、教練、顧問……等職務;積極參與社會各項體育活動,協助推廣全民運動與健康促進,學行合一、造福鄉里。

閻亞寧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
經歷:委員、主任
現職:中國科技大學主任

閻亞寧先生為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民國70年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後,即在中國科技大學服務迄今。專長為建築史、城市史、古蹟保存。民國95年,領銜申請成立教育部針對歷史空間保存再利用及相關產業經營技術研發的「文化空間保存再利用與產業經營技術研發中心」。研發中心以國家發展政策為主要導向,整合國內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需求,協助國家擬定文化資產保存法規政策,推動國際合作、人才培育,建立產官學之間重要平台。成立至今十六年,每年執行產學計畫金額皆達二千萬元以上,在中國科技大學建立高度整合性的研究團隊,並在國內外造成影響。閻亞寧先生同時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事務,擔任重要學刊書籍編輯審查委員,同是也是國際古蹟遺產理事會(ICOMOS)下文化遺產檔案委員會的副主席(CIPA),參與3項歐盟計畫,於國內外舉辦多場大型國際會議,對促進我國文化資產保存國際化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