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冠達
服務學校:臺北市博嘉實驗國民小學
職稱:教師兼研發處主任
擅長領域:一、創新實驗課程發展
二、閱讀理解策略教學
最高學歷:臺北市立大學教育系博士(課程與教學組)
教育理念:反思進步、以「蛻」為進,教育才能成己成人。

經歷:
臺北市博嘉實驗國民小學教務主任
臺北市教學輔導教師10年
參與教育部、國科會等6研究案,閱讀等相關著作3冊、期刊4篇、研討會8篇、研究報告2冊
榮任教育部閱讀亮點學校計畫輔導教授
98年起北市大兼任講師、助理教授12年

榮譽事蹟:
創新領導:主撰博嘉實驗計畫成就北市第1所公校轉型實驗學校。
興旺學校:3座優質學校、2度教育111認證、1次KDP優等。
成就孩子:指導學生網路查資料比賽獲全國優等、科展全國佳作。
積極貢獻:發展特色解除減班廢校危機,課程4度榮獲北市特優。
紮實研究:教育研究著述19篇,各縣市講座百場,影響遍及全臺。
培育新血:兼任北市大講師、助理教授12年,教學滿意度高。
閱讀種子:教育部閱讀理解種子教師10年,獲頒國教署感謝狀。
成就磐石:教育部閱讀亮點學校輔導教授,後埔國小獲閱讀磐石獎。
教育共好:榮任北市特聘教師,駐點友校協助轉型實驗教育。
成己成人:10年教學輔導教師幫助10位夥伴,獲頒北市感謝狀。

教育精神:
英國教育思想家Spencer在1859年曾發表頗負盛名的教育論文《什麼知識最有價值》,文中他提問:學校教育在有限的時間裡,應該教導學生什麼知識?這樣的反思非常適合教育者用來問自己,只是在當代,要問的題目要改為「孩子學什麼最有價值?」
在這個年代,對孩子最有價值的學習,是習得並保有對人、對事、對物的熱情。而達成的方法,如同教育家劉真所說:「要教育別人,先教育自己」。教師自己要先成為有熱情的教育者,才能感染孩子。其重要性如同愛爾蘭詩人葉慈所言:「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點燃熱情:對教學者而言,就是點燃對更好、更卓越教學的追求;對學習者來說,就是引起學習動機,是啟動一切學習的根本。有熱情對人才會產生關懷、表現仁愛,這就是生命教育;有熱情對環境才會有愛,這就是環境教育;有熱情對一切才會有感,有感的人才是真真實實的存在。

得獎感言:
【走在夢想的路上,沒有人說很容易,但是會很值得】
感謝教育夥伴們的肯定和推薦,能得到這份榮耀要感謝的人太多,有大家的扶持和協助,我才有機會,在校務的各個面向,和大家一起思索教育的本質,聆聽孩子,把想法化為實踐。我願爭取師鐸獎這個被看見的機會,在於我想讓更多人知道「學校行政是有價值的工作。」一所瀕臨廢併校的都市邊陲小校,透過行政人員的付出,也能逆勢額滿,甚至成為臺北市第1所公校轉型的實驗學校。我更想告訴學校行政夥伴,即便多元社會為行政工作帶來許多挑戰,但只要堅持付出、貢獻專業,一定能感動團隊,凝聚眾人的力量,讓教育成為向上向善的動能。推動全球DFC的關鍵人物瑟吉校長曾說:「走在夢想的路上,沒有人說很容易,但是會很值得。」我以此激勵自己,也與所有行政夥伴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