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惠真
服務學校: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
職稱:校長
擅長領域:一、藉課程及教學領導活化教育
二、發展支持學生學習的多元教育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教育理念:教育是生命工程,學校的一切應為滋養學生的生命力而為,使天賦被看到、被欣賞、被鼓勵,成就社會多元人才。

經歷:
桃園私立光啟高中校長
臺北市立南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長
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校長

榮譽事蹟:
94年度教育部表揚推動高中職社區化有功人員「功在教育」。
95年度教育部頒發推動綜合高中有功人員「戮力有功」。
98年度教育部表揚致力推動國際教育貢獻良多。
103學年度教育部表揚全國技藝教育績優人員。
105年度教育部表揚連續10年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貢獻良多。
107學年度教育部特頒感謝課審會分組委員,協助完成課綱審議。
臺北市109學年度特殊優良教師-校長類。
具體使國際課程在臺灣落地生根,建立臺灣教育國際化創新範式。
運用產官學合作發展務實致用之自動化技術及AI學程。
從課程的多元適性發展學校,塑造教育價值,為社會育才。

教育精神:
學校的一切應為滋養學生的生命力而存在,社會多元人才需求在教育應被重視。學校必須致力於提供學生探索自我、探索世界、探索成功的適性發展機會。相信全球化、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啟動的不只是政策改革,更應是教育哲學、教育內涵、教育觀點的改變,重視「學習者」的多元背景,使其發展優勢能力,並能適應快速變遷的世界。
校長領導即是啟動學校活水的工程,實施分布式領導,專業信任,共享願景、共負責任,成就教學品質的促進、教育資源的整合、學生成長的維護,匯集親師生的意志與關注焦點,使學校具有多元的人才培育視野,確保學生能有適性學習、適性發展的資源,使第五學習階段的高中學習成為學生生涯啟航的基石,未來能自我增值。
依據個人之教育理念,致力於發展學校成為支持學生適性發展需求、陪伴每一位學生經歷生命的終身學校,使學生從正式課程中習得知識,並涵養學生做一個知所為而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使學生從團體活動及潛在課程中習得人與人之間和諧共存的素養;建立學校為一個沉浸環境,從探索與展現生命意義為始,滋養學生成為具有國際視野之美好生活、共好社會的創新實踐者。

得獎感言:
首先,感謝每一位在崗位上認真的同仁,學校因為大家齊心努力,才能營造穩定的學習環境。身為因任期而常轉換學校的校長,將教育理念轉化至實踐時,我秉持著「上善若水」的惕勵,融入學校文化,敏覺(敏銳察覺學校文化)、善體(體認學校歷史傳承及學校為一個鬆散連結組織的特性)、入相(易地而處、了解不同立場的觀點)、同行(營造與同仁一同工作的模式)、後設(後設評估成效與優缺)是我的方法,以最柔軟的堅持,引導向上、向善、向前的教育力量在學校生根,實踐教育理念。
愛是恆久的盼望,教育是愛人、助人的工程,也需創新的勇氣與智慧。在面對家長期待與教學減壓、行政減量時,經常是自身價值觀奮戰及找尋意義的歷程。校長生涯16年,一路走來,有許多辛苦與快樂交疊的心情與經驗,創新是最困難的,經常帶領學校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例如首辦有著72%校本課程,跑班選修的綜合高中、辦理產學合作及海外技能實習、推動全球公民議題融入課程、首辦國際雙聯學制、推動學科全英文授課等,很開心的是,經過我努力闡述,每每獲得共識及支持,也感謝與我同行創新教學的教師團隊,您們的努力,創造了每一個生命成長的養分。
學校優質文化,更是我重視的,行政工作的健全與穩定是學校維持教學正常的根本,有了根本才有進步的動能,也才能擁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榮耀與資產。在此,我也要感謝曾經與我一起工作過的行政團隊,行政工作很辛苦,但我們創造了許多師生的感動,很值得;行政工作很辛苦,但因我們建立了學校進步的軌跡,很有意義。
面對全球發展的趨勢,臺灣的機會與困境都跟人才有關,我希望為學生做好適應未來的準備,為教育永遠積極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