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女
服務學校:高雄市甲仙區甲仙國民小學
職稱:教師兼總務主任
擅長領域:一、科技教育:數位學習及推廣
二、偏鄉教育:閱讀及藝文深耕
最高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技教育碩士班
教育理念:運用科技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升孩子自信心,啟發多元智能,為偏鄉孩子創造機會與成就。

經歷:
高雄市甲仙國小總務主任
高雄市甲仙國小教務主任
高雄市甲仙國小教導主任
高雄市集來國小導師兼訓育組長
高雄市小林國小代理代課教師

榮譽事蹟:
106年-109年辦理教育部偏鄉數位機會中心,績效良好。
106年、107年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小學生公益活動比賽獲選佳作。
參與校刊編輯榮獲本市107年度國民小學出版品競賽甲等。
辦理104年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現學習扶助)獲評優等。
辦理本校107學年校務評鑑,評鑑結果優等,符合指標率100%。
推動資訊、閱讀、提升英語學習成效、家庭教育,評鑑成績優良。
榮獲高雄市107年教育芬芳錄、教育部108年杏壇芬芬獎。
配合電影【拔一條河】拍攝作業,本片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入圍。
參與分享臺北電影節2013年閉幕電影【拔一條河】首映會。
莫拉克風災後校舍重建完成後多次接受報章雜誌、新聞媒體採訪。

教育精神:
俄國小說家契軻夫曾說「科學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最美好的和最需要的東西。」出生清寒家庭,發現偏鄉孩子跟自己的成長經驗相似,深感偏鄉學生更需科學與科技的學習,透過科技消弭城鄉落差。到甲仙國小初任主任職務,適逢莫拉克風災,面對學習動機低落的孩子,心想:「無論如何,一定要帶著甲仙的孩子重新站起來,找回生命的熱情和學習的動力,讓大家再度看見甲仙的光芒。」
因此透過科技數位學習、社團課程、藝文活動,陪伴孩子面對生活與學習的課題;引進社會資源鼓勵孩子閱讀,先引導孩子進入閱讀,經由分享、發表與創作,將閱讀內化為一種生活習慣和能力。除了書籍閱讀,數位能力與資訊閱讀更是讓孩子與世界接軌的重要能力,藉由課程、活動、營隊等多元的方式,讓孩子一點一滴的累積自己的能力,進而探尋屬於自己的舞臺,而幫孩子們搭好舞臺,讓他們能在舞臺上發光發熱,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是不變的初衷。
陪伴學生一起走過甲仙鉅變10多年,如今學生成年並回到甲仙及社區服務,秉持著「取之偏鄉,用之偏鄉,回饋偏鄉」的態度,心中感動不已,學生看見我們的努力,也傳承了這份服務和感恩的心,希望這股善的力量能不斷延伸,創造下一個屬於他們的故事。

得獎感言:
偏鄉服務20年,對我來說這是一段珍貴而美好的學習與成長過程。榮獲師鐸獎殊榮,首先感謝甲仙的孩子,因為你們的努力和投入,鼓舞了家長和社區,能在困境中以拔河的精神,堅持不放手,一起共患難走出災後悲情。
再者感謝甲仙國小團隊的提攜與支持,讓我能在這片教育園地盡情發揮,創造教育的價值,提升孩子學習成效,開展孩子具備國際觀與全球化的視野。
感謝甲仙的鄉親和家長,因為您們的支持鼓勵和協助,做為孩子、老師和學校強而有力的後盾,讓孩子的學習表現亮眼,展現積極自信的特質,一起創造甲仙的價值。
感謝評審委員的肯定,常言道:「平凡的事,堅持著一直做,就不平凡了。」師鐸獎對我來說意義非凡,除了鼓勵、肯定之外,同時也提醒我勿忘教育初衷,為偏鄉孩子的成長努力,創造資訊學習優質環境,弭平城鄉落差,造福偏鄉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