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純慧
服務學校:屏東縣鹽埔鄉振興國民小學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一、文化回應教學、學習共同體
二、帶領社群進行共備觀議課
最高學歷: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
教育理念:肯定孩子潛能無限,秉持著「愛與關懷」,帶好每位孩子。
經歷:
宜蘭縣孝威國小、臺東縣大王國小、屏東縣滿州國小、東興國小、長榮百合國小、振興國小教師
屏東縣國中小多元評量講師(102年)
教育部教學卓越觀察員(104年)
山野教育種子教師(104年-106年)
全教會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屏東輔導諮詢教師(106年-110年)
榮譽事蹟:
重視原民文化,出版專書實踐教育理念,並將文化回應教學且落實於生活之中。
用心投入教育,榮獲108年度屏東縣教育奉獻獎。
建立教學品質,榮獲103年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
紮根能源教育,指導科展榮獲107年全國第三名及屏東縣第一名。
發掘孩童亮點,指導學生語文、體育、才藝、能源知識競賽獲獎。
落實特教輔導,推動融合教育與家庭教育,運用數學輔具補救。
熱愛創新教學,參加課程設計及教學創新競賽,創造多項佳績。
精進教師專業,發表、投稿、讀書會及學共、環教人員認證等。
促進專業交流,擔任講師與全教會輔導諮詢教師,跨校跨縣分享。
推動山野教育,帶領原童舊好茶文化尋根與陪伴育幼院童登百岳。
教育精神:
以愛為圓心,在能力所及處,畫下最大的圓周,是心中的教育理念。準此,個人深信:「老師的教學,如同愛的恩澤,是有溫度的因材施教;默默付出,持續為之,讓教學化為一份份溫暖,無所不在,成就學生」。文化回應教學是以學生的母文化作為學習的橋樑。民國100年,在八八風災重建後的原鄉學校,建構文化回應教學的環境,與部落教師協同教學,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共同研發各種文化體驗活動,包含石板屋搭建、立鞦韆文化、親子包奇那富和阿拜、社區服務關懷老人,以及實際走訪部落踏查等活動,這些「部落學歷」,看見孩子未來。「學習共同體」,讓教學成為公共性、民主性、卓越性。民國105年,在非山非市偏鄉學校,推行學習共同體,構築核心素養的課堂,讓學生透過小組協同學習,以探究精神去解決問題,實踐十二年國教的精神。重視環境、座位安排、寧靜思考、老師的用語與姿態和學生之間的串聯與互相關懷,以引導串聯起小組的學習,以JUMP題讓學生深入探究,提升低成就學生的自信。相信孩子能力,看見孩子亮點,師生悠遊學海!教學成功關鍵,在於教師對自己和學生的了解與肯定,教師需要不斷的自省、修正,尋找最適合學生特質的教學方法,提供學生多元展能平臺。
得獎感言:
讓這感動的故事,一直說下去一場動人的課堂風景,教學者必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他人。唯有透過教學者,心的改變,才能開啟屬於自己課堂風景。感謝教育的夥伴們,願意無私奉獻與分享,讓我在教學中展開心的啟程!期待大家有不同的美麗課堂風景!莫忘初衷,感謝我生命中的貴人,我所經歷的每所學校可愛的孩子們,帶領我學會當一個好老師的王智勇老師,初任教師時江國樑校長的肯定,以及共學的教育夥伴們。特別是去年我人生最底谷,是學校這群貼心孩子溫暖我心,是教育工作重振我毅力,是身邊所有關懷的人給我力量走下去,讓我懷著謙虛感恩的心,珍惜生命中每一刻。任教二十一年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體驗,感恩能有這個機會接觸教育界。屏東偏遠滿州國小開始任教,與孩子騎著單車享受山間風光及進行家訪,沉浸在滿州民謠與月琴聲中;屏東市瑞光國小,創意活潑的教學,提供孩子多元的平臺;宜蘭孝威國小閱讀深耕推行,感受到閱讀帶給孩子的力量;臺東大王國小,不同族群融合的孩子們,進行多元文化的學習;屏東東興國小,一群認真且充滿活力創意的教育夥伴,帶領活潑有禮貌有自信的學生,努力共創東興班群特色;長榮百合國小,因八八風災而讓我們相聚在一起,找尋原鄉文化學習密碼,看見孩子與部落情感的緊密聯繫;振興國小,小而美的友善校園與能源特色引領孩子們挑戰夢想,更開闊我的教學視野。
我深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二十一年主動積極的參與校內外活動,深覺自己超熱愛這份志業。願如李家同的文章〈太陽下山的時候回頭看〉,太陽將光和熱帶給了世界,但太陽下山後,仍然有一些小燈,用他們微弱的力量,帶給世界光和熱。願自己能扮演小燈的角色,給週遭的人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