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珍
服務學校:國立鳳山高級中學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一、國文活化教學與教材教法研發
二、國語文朗讀藝術培訓與指導
最高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
教育理念: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差異性與獨特性,努力找尋並點亮他們生命的光。
經歷:
國文學科中心進階種子教師
國中會考命題委員
國語文競賽高雄區國語朗讀初賽、決賽評審
全國國語文競賽命題委員
106學年度高雄區聯合教師甄試試教委員
榮譽事蹟:
103學年度帶領團隊,榮獲全國教卓銀質獎。
108學年度帶領團隊,榮獲全國教卓金質獎。
協助弱勢輔導十餘年,得到103學年度全國杏壇芬芳獎鼓勵。
發散教育光,獲選106學年度國教署典範績優教師。
協助低成就學生學習,得到106學年度高雄市愛心教師肯定。
〈聽!鳳山在說話〉獲教育部高中優質化方案全國優等第一。
〈抱柱信不信?〉獲教育部有效教學教案競賽全國優等第一。
〈視覺刺激在韻文教學上的運用〉獲教學國際研討會首篇論文。
完成校本課程〈心城新視界〉規劃,為教育部推薦及亮點課程。
擔任國語文競賽朗讀決賽評審與命題委員長達十餘年。
教育精神:
一、教育精神:
鄭石岩先生《教師的大愛》裡的一句話,深深打動人心,影響了教學生涯:「教育愛就是點燃孩子生命火焰的心燈,它能照亮前景,看出希望。身為一個教師,應該去發現孩子的亮點和優點,並培養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豪氣,使他能面對生活中的難題」,身為教師,有責任發現學生的亮點,如果無法發現,也應該給他足夠的信心與勇氣,去面對生命中重重的關隘。
二、教學方法:
文學來自體驗而不是背誦,只要多增加自己生命的體驗,對增加文學感受力一定有幫助,有感受才能書寫。古人曾說「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學生與古人雖生命歷程不同,情感仍是相通。這是發展國文活化教學的原因。善用多媒體、角色書寫、情境營造等找出與古人相通的情感點,國文學習由情理出發,自然不再枯燥。
三、教學建言:
要求學生努力,老師也應以身作則,在專業上繼續學習。而努力精進的教師,是否能讓他發揮光熱,使其成為教育的領頭羊?「教師分級制」是一個刻不容緩應該推行的政策,讓熱心積極的教師在實質上受到肯定,因為這份肯定與認證讓老師有努力的方向。「教師分級制」並不是打擊老師的士氣,反之,健全相關配套,才是讓老師的教學內容與方法與時俱進的良方。
得獎感言:
這次可以參加師鐸獎的評選活動,內心十分感激,謝謝鳳山高中同事們給我的肯定與機會。你們從不因為我天馬行空的幻想而阻撓我,反而支持我,陪著我實現許多不可能。還有學生們,我們一起實踐了許多創新教學法,也謝謝你們給我機會,參與你們人生的酸甜苦辣,苦盡甘來。
家人更是我堅強的後盾,父親母親自幼以寬容正面的角度教導我,哥哥姊姊則以鼓勵讚美的方式帶引我,先生與兩個懂事貼心的孩子,則不斷給我生活上的支持鼓舞,你們是我最好的避風港。有人曾質疑我怎能如此無可救藥的樂觀?也許我就是被這樣團團圍圍的愛與幸福籠罩著,才能在工作上義無反顧、包容體諒。
回憶成長點滴,很多恩師在我困頓時給予指引,在悲傷時給我撫慰。我當時的感動,經過25年歲月的洗刷,仍不曾褪色。大四那年走出校門,恩師曾經鼓勵:「你要永遠記得成為老師的初衷與意義,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並成為你想成為、或你喜歡的那種老師」。於是,二十年來,師恩勿忘,我一直以老師的話激勵自己期許自己,要做一個正面揚善的老師,不要因為時光頓逝而使自己的信念與初衷蒙塵!目前社會對「老師」有很多的批評,許多同業感到挫折,甚至退縮,但我的看法卻不是這樣。風雨正是考驗自己的最佳時機,只有砥礪自己精益求精,才能因應環境的變。世界也許黑暗,但天堂有亮、心中有光,我們就不必害怕徬徨。
有時我更覺得,教師這個職業像是一座山,內蘊豐富而外表樸實。雲來來去去,山依舊是山;風紛紛擾擾,山仍舊是山。山是一種堅持,對真、善、美的堅持;山也是一種支持,是學生成長最有力的後盾,而且,功成而弗居。
我相信是這些善的堅持與力量,讓我們聚集在教育的職場,一手挽著一手,一代接過一代,永無止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