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冠宏
服務學校: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職稱:教師兼教務主任
擅長領域:一、科技融入教學,激勵動機提升成效
二、氣壓、機電整合專業領域教學
最高學歷: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理學博士
教育理念:秉持正向改變的教育信念,不斷提升專業素養與知能,運用集體效能,鼓舞團隊士氣,開創技職教育的無限可能。

經歷:
教師兼教務、總務、實習輔導處主任
教師兼校長室秘書、技術教學中心執行秘書
花蓮高工校友會總幹事
花蓮高工員生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
機電整合、氣壓乙、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監評人員

榮譽事蹟:
開啟原住民畢業生進入中鋼就業,推動辦理中鋼就業導向專班。
研發「氣壓虛擬實習工場」系統,幫助低成就學生學習尤為顯著。
成立教師社群參加高中職行動學習推動計畫並榮獲多次優良學校獎。
推動學校參加104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選拔榮獲優勝。
指導學生參加全國技能、技藝競賽共計榮獲第二名3次、優勝7次。
於99、108學年度擔任主任期間之校務評鑑均榮獲優等。
99年度擔任員生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期間,經內政部評定優等。
指導學生榮獲「2009年第5屆技職之光」證照達人獎項。
公餘時間追求教學專業成長,撰寫論文期刊,提升教學專業。
指導學生參加95年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榮獲亞軍。

教育精神:
一、教學理念:
學校學生原住民、弱勢家庭(單親、隔代教養、低收入戶……)學生比例偏高,因此,班上總是學科能力的程度差距相當大,因此,適性學習與輔導是很重要的,避免低成就學生稍遇挫折就退縮,甚至拒絕學習。因應的教學策略除了差異化教學之外,增強或激勵學生的內在動機是提升學習表現的重要因素。
二、教學方法:
因應科技的進步,教學策略可依據教學單元的特質需要融入適合的教學媒體,或配合科技媒體的特質優勢融入各科單元的教學,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適時給予學生正向的鼓勵。
三、教學建言:
應用資訊科技融入課堂學習是未來的趨勢,現今科技的變動性遠大於學科知識與教學知識,而課堂中的數位原民(digital native)從小就成長於這樣的環境,老師傳遞知識可經由更多、更有效的途徑,因此教師除了要提升自我專業知能之外,也要增進自我的科技學科教學知識,讓教學策略融入科技工具、教學知識與學科知識三者結合。此外,創新的翻轉教學是值得深思的課題,「學」與「教」的翻轉需要教師運用智慧,設計教學活動,進而培養高職學生面對未來環境的能力。

得獎感言:
很高興能獲得師鐸獎評審委員們的肯定,感謝花蓮高工現任黃鴻穎校長的提攜相挺,前任葉日陞校長、王乃仁校長與張月雄校長的教導、鼓勵、體恤與包容,以及各處室行政夥伴的扶持協助。大家在工作上的努力與創新,都讓我受益良多,轉化為我奮力向上的處事動力。感謝教務處的夥伴們(最佳的團隊2.0),從108年8月接任教務主任,就面臨新課綱上路的挑戰,還好有我們五位組長的力挺,在推動業務或相關配套時,都能即時地研擬因應,並不遺餘力的營造著溫馨歡樂的工作氣氛。也要感謝我的博士、碩士論文的指導教授劉明洲博士的栽培與開放性引導,培育我獨立研究和思考的能力。
感謝我校師長同仁們在教學現場默默的付出,花蓮高工地處偏鄉花蓮,與西部都會區比較,學生程度及家庭支持度均相對弱勢,但為了學生的未來,為了幫助學生翻轉人生,我校師長們總是加倍的付出與奉獻,犧牲假期與精力,努力為學生「加值」,才有如今團隊的績效。就如同非洲諺語所說:「一個人走,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走得遠。」我以身為花蓮高工的一份子為榮,這個獎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願將此項榮耀與全體工作夥伴共享。
最後,我要感謝媽媽和妻子的支持與體諒,才得在工作和博班課業上全力以赴,今後我會帶著衷心的感謝與美好的期待,在教育的崗位上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