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祺
服務學校:國立成功大學
職稱:講座教授兼成大馬達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擅長領域:一、馬達設計與控制、伺服控制
二、機電整合
最高學歷:英國牛津大學工程科學系博士
教育理念:「小處著眼、大處著手」,用心觀察、找出問題,挑戰困難,就能獲得成果。
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研究總中心主任
中華民國科技部政務次長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董事長
美國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 Tainan Section理事長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工程技術發展處處長
榮譽事蹟:
馬達前瞻研究獲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和中國工程師學會工程獎。
領導大型產學合作計畫獲成大產學合作特優?及潘文淵研究傑出獎。
擔任金屬中心董事長與科技部次長,投入科技政策與行政服務。
擔任成大研究總中心主任,技轉績效破億獲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
設立馬達科技研究中心,公益服務平臺,獲「馬達蔡」美譽。
創新Spin-in模式,培植企業研發量能,獲財訊雜誌報導。
為國家奠基馬達科技高階人才,務實人才培育深具產業貢獻。
以馬達技術領導者身分晉升IEEE Fellow。
獲頒教育部學術獎、科技部傑出研究獎、潘文淵傑出研究獎。
教育精神:
30多年的學術生涯把馬達研發當成終身志業,開設產業碩士專班,採用自創的「Spin-in」合作模式,顛覆過往「學校送學生去企業實習」,改行「企業將學生送到學校進修」的方式,協助企業培養馬達設計的高階人才,企業同時可以獲得技術提升與人才培育,學生也可畢業即就業、就業即上線,縮短學子進入業界之後的學用落差。投入磁性材料3D列印於馬達應用服務平臺,並開設國內首創的「馬達智財聯盟」,建置「馬達科技數位學習網」、「馬達試作服務與量測服務平臺」,發行電子報廣推科普教育、馬達圖書借閱服務等,除了著重研究成果的產業應用,對馬達科普教育之推廣與人才培育亦是不餘遺力,踐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使命。
得獎感言:
非常感謝教育部對老師們的重視及培育,我在成大服務至今已逾30年,一直專注於和馬達有關的研究,是實質的機電整合。馬達不是黑手產業,應該算是基礎產業,世界各國的電力有50%是用在馬達上,馬達節能是很重要的科研議題,如何將馬達產業應用在生活周遭環境,也是令人關注的一項指標。民國88年我在成大設立 「成大馬達科技研究中心」,是效法德國師徒制的教育方式,培育產業所需的碩士研發人才。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育是不藏私的一代傳承一代,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孫育義老師,他雖然從職場退休已經二十餘載,但其實是退而不休,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到馬達科技研究中心研製跟馬達、磁場有關的教具,並撰寫相關書籍。看著年輕學子對馬達研究方面有著濃厚的學習動機與興趣,我就時刻提醒著自己莫忘初衷,要將所學無私的付出與奉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