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 桂遵

學歷: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系學士(暑修碩士)

經歷:一、臺北私立再興中學地理教師       
二、臺北市立大直中學地理教師
三、香港調景嶺中學地理教師
四、臺北私立珠海中學地理教師
五、國立新竹高級中學地理教師

原服務學校:國立新竹高級中學

推薦單位:新竹市東區東園國民小學

簡介
得獎感言
頒獎照片
簡介:

尤老師的名字很地理:尤溪+桂林+遵義=尤桂遵。她自幼勤學,北一女六年都是以獎學金400元全交給母親。考上師大就得了孝親模範。任教地理30年,命運安排嫁去香港六年又返臺。遊走各校取個自然名:尤魚姊姊自居。喜歡分享人、地、事、物,也愛寫點小文章,自費編了「風中歲月」和「傳家寶」文集。西元2013年參加三部臺灣故事島,開了八年社大讀書會,年近八十,還在國小陪孩子晨間伴讀和動物園導遊,活在當下,其樂融融!

尤老師自民國56年臺北大直中學任教,到民國88年新竹高中退休,除了教學並擔任過藝文社、惠他社、國劇社、校園植物社、植物藝術社、生態志工社和社大讀書會志工老師,民國84年進入文化局擔任影博館、美術館、玻工館及動物園導覽志工。

於東園國小擔任晨間伴讀志工已逾十六年,教導一二三年級小朋友,欣賞他們的天真無邪,瞭解他們的學習困難,例如字寫太慢不專心、好動或是健康因素,視學生學習情况安排進行校園教學,以自然景物引發注意力,讓學子知道尤魚老師(奶奶)以愛的教育,互相學習關懷。

事蹟:

一、新竹高中任教時發起捐好書勤勵德運動,創辦惠他社及校園國劇社。

二、退休後到頂埔國小分享活化歷史生命故事。

三、服務文化局各館室導覽志工,並做導覽之歌分享大眾:表現優雅展笑顏,掌握環境站旁邊,互動良好多良言,全力以赴不爭光,專業知識勤修煉,充分準備莫等閒,莫把光陰任蹉跎,終身學習更多元。

四、自民國95年起到東園國小擔任補救教學晨間伴讀志工,帶動校園植物社培養學子導覽知能,並擴及建華及培英國中,帶動校園生態志工社。

五、曾獲獎項:孝親模範獎/新竹市模範母親 /2013年耆德獎/文化部銀銅獎/衛福部金銀銅獎/婦女社大社區達人。

得獎感言:

2022年是尤魚姊姊確幸又辛勤的一年!初春三月,白髮已蒼的我,接受了二項挑戰:教育部的教育奉獻獎和文化部的金質服務獎。使得一向勤勉又愛分享的我,日日夜夜渡過了一百多天「苦」日子,確認接到了得獎喜訊,才放心寫下感言。

常言道:教育的根是苦的,但果實也許是甜的,我在貧窮戰亂時代出生,中學六年拿獎學金孝順父母,拿母親買菜的舊報紙寫週記,穿著空前絕後的破襪上體育課。教書後特別有慈母心,專程到成功嶺看畢業生,他們還要我嚴格一點......,如此執粉筆話江山,三十年教書生涯,轉眼留下了一段風中歲月。

我們這一代的教育受的是:老師要學不厭、教不倦。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能者。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因此,在新竹中學發起過捐好書勤勵德運動,創辦惠他社和校園國劇社,到國小分享活化歷史生命故事、到國中帶領校園生態志工社。尤其到東園國小擔任補救教學晨間伴讀志工,看著幼小的學子成長,晴天在校園,從樹葉、小鳥配合課本內容,耐心期望孩兒在沒有壓力中學習進步。

生活中充滿了喜怒哀樂,尤其這兩三年世界疫情禍害多,在生活正常調理之外,我想提供一些人生金句祝福大家,願知行合一彼此共勉:願大家即時感恩且心存善念,秉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保持活力終生學習。

得獎不易也不強求,難忘民國五十九年給學生紀念冊上的一段話自勉之:書籍是決不孤立的,其中常伴有高貴的思想;人在寂寥中,心靈可創造許多東西,但願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然後記住:凡能促進別人幸福的人,才不枉生人世!

最後,深深感謝人間有愛,感謝家人,感謝身邊所有的朋友,感謝教育部肯定我的教育熱忱及付出,讓我幸運榮獲教育奉獻獎,給我動力持續在東園國小傳承愛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