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志軒
服務學校:臺南市白河區仙草實驗小學
職稱:校長
一、影像媒體、設計、剪輯、專案行銷
二、經營與發展,領導、團隊績效管理
國立嘉義大學數位學習暨管理研究所碩士
用創意打破框架,開創新道路,發揮影響力,激勵成員的熱情,帶著使命,朝正義、夢想和人生偉大的航道前進。
雲林縣大埤國小組長2年
臺南市新進國小導師4年、組長4.5年
臺南市新進國小主任4.5年
臺南市體育處調用教師1年
臺南市白河區仙草國小(2021改制為仙草實驗小學)校長5年
89年於大埤國小服務期間個人榮獲全國自製教學多媒體競賽第一名。
92年帶領學生參加原鄉踏查網頁製作競賽榮獲全國金牌獎。
93年「南瀛賞蛙趣」榮獲GreaTeach創新教學獎全國特優。
以「阿嬤的大黃蜂」、「想起細漢的時陣」獲微電影競賽雙料第一。
106年主辦臺南市中等學校運動會,負責古都馬拉松行銷及平面設計。
107年榮獲教育部戶外教育成果「飛揚100」銀牌獎。
臺南市「全臺首學課程博覽會-2020科技學習力」說課亮點教師。
109年擔任國家教育研究院163期校長儲訓班講師。
110年推動改制仙草實驗小學為臺灣第一所公辦公營KIST小學。
110年帶領團隊以「常常想起關子嶺」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
一、扎根基礎學力,行動淬鍊品格,創造自我與他人的成功
相信人人都能學,對於學生的學習,創造支持學習的環境和追求高期望的文化,使其沉浸在積極氛圍中,建立紮實的基礎知識,轉化為生活應用的能力。認為品格是使人生幸福成功的關鍵。透過有規劃性的融入學校各種領域課程中,以實際行動淬鍊態度,淬鍊出穩固的品格力,成為人生中行為的準則。透過品格教育,強化學生對於改善世界的責任,發揮公民精神,勇於向世界發聲,創造使自我與他人都成功的品格力。
二、秉持弱勢關懷,翻轉偏鄉孩童命運,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偏鄉學校伴隨著許多不利學習的外在因素,為提供弱勢學生能有更好教育的機會,透過挹注資源,使其不因匱乏而失去發展天賦的機會。秉持初衷,落實弱勢關懷,希望偏鄉孩子擁有公平的立基,展現才能,改變未來命運,實現教育均等理想,落實公平正義
三、建構創新教學基地,發揮影響力,達成教育共好願景
主張嚴謹富樂趣的課程教學、掌握學習成就與學習成長。以適性、差異化教學進行個人化學習,打造適合天賦發展的創新教學模式,展現優異的教學成效,成為優質教育之基地學校。透過教師社群的帶領與精進,進而與他校共同分享、研發教學模組,創造教育共好願景
為什麼想要爭取師鐸獎這個榮耀?這是我反覆問自己的問題。
爭取師鐸獎的目的,不是用來證明自己過去做得多好、獎賞過去的成功;我爭取這個獎的目的,是希望未來可以做更多的事,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首先是彰顯師鐸獎的多元內涵。
外界對「師鐸獎」的看法,普遍存在著必須要有資深、完整的資歷、穩重的印象。而我的得獎代表的是,富有創意、創新改變、有想法、有行動力,同樣也是師鐸獎所要表彰的教育價值。
其次是參與決策。
未來幾年,少子女化的問題將嚴重衝擊教育現場,包括偏鄉小校整合、師資結構、課程教學等議題,我覺得這將是臺灣教育轉型相當關鍵的時刻。有了師鐸獎校長的頭銜,讓我有參與決策的機會與聲量,我會就偏鄉教育現場的實務經驗,提供決策單位自己的看見與建言。
最後是影響力的拓展。
就像去年榮獲教學卓越金質獎一樣,仙草實小這一年來成了重要的教育參訪景點,特別是在課程發展以及校務經營的交流分享。而如今有了師鐸獎的認證,除了可以讓更多人接觸到我們的理念與想法,同時也彰顯我們所服膺的教育理念,是走在對的方向。獲選師鐸獎是肩負著使命,我有責任去影響更多的學校校長們,透過理念的分享,激勵更多的老師,藉由思維的改變及教學策略的提升,幫助到更多的孩子。
我認為師鐸獎是提高視野的墊腳石,幫助前往教育理念殿堂的階梯。感謝各位評審委員給我機會站上這個階梯平臺,我與這群默默在偏鄉服務的教師夥伴們會受此鼓舞,努力達成肩負的使命,展現對教育的熱血與光采。
感謝所有!我和偏鄉第一線的教師團隊,會充滿動力的持續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