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育玲
服務學校:宜蘭縣立東光國民中學
職稱:教師兼任導師
一、新詩及散文教學與創作指導
二、團隊組織與帶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
教育,是在孩子心裡埋下愛的種子,教師唯有耐心等待,種子終會發芽。
基隆市碇內國中、宜蘭縣東光國中導師
宜蘭縣東光國中學務處活動組長
宜蘭縣東光國中舞蹈隊校內指導老師
宜蘭縣東光國中語文班指導老師
宜蘭縣東光國中童軍團團長
102學年度榮獲宜蘭縣特殊優良教師。
102、105、108年榮獲宜蘭縣童軍會團領導人績優獎章。
103、104年榮獲宜蘭縣童軍會工作獎章。
105至110年指導舞蹈隊參加縣賽獲得現代舞團體組優等。
104年帶隊前往日本參加世界童軍大露營。
105至110年指導學生參加文學獎,榮獲佳績。
108年榮獲宜蘭縣世界閱讀日閱讀推手。
110學年度榮獲秀春基金會閱讀推手獎。
前輩曾說:「給學生需要的,就是好老師。」這句話深深影響我,這些年在教育工作的每個抉擇,都以這句話為準則。每個學生在國中遇到的難題不同,老師須理解其困境,給予不同的要求與關懷,這是老師工作最困難的環節,卻也是老師專業的展現。
《老師如何與學生說話》這本書,教會我「蹲下來」跟學生說話,學生才能接收到我的善意,我才能看到學生的回饋。
基於以上理念,在班級經營方面,著重讓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有更多元的體驗。帶全班去臺北看展,讓文化弱勢的學生有不同的生命經驗。幫全班學生在生日當天買小蛋糕慶生,讓家庭不重視生日的孩子感受到值得被慶祝的喜悅。社團經營方面,成立舞蹈隊,讓喜歡跳舞的孩子能感受站上舞臺的高峰經驗。帶領學生創作,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故事,讓文學的力量安定青春躁動的心靈。從事童軍教育,讓活潑或需要歸屬感的孩子在團體活動中找到夥伴與自信。
年輕時常希望滿腔熱血學生能懂,並因此改變。後來明白,學生的現在,是很多以前累積而來,要改變一個人,三年的時間是不夠的,老師能做的,就是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愛,然後信任他們會帶著國中時感受到的溫暖,於未來勉力前行。
如此,方不愧教師一職。
教育於我,是一輩子的榜樣學習。母親與姨母開設幼兒園四十年,我對於教育工作的熱愛,源自於她們的身教。她們總是叮嚀園所老師:「學生來到學校,老師不只是教他知識,還要給予關愛,被愛的孩子才會有自信。」這段話如熱鐵烙印在我年幼的心上,成為我從事教育工作的圭臬。
還要感謝父親,自小給我無止盡的愛護,讓我成為被關愛有自信的孩子。
更要感謝阿公,教養我以正確的價值觀,教育我要有中心思想,期勉我務必對社會有貢獻。
感謝白劍鴻校長,當年我對教育工作迷惘時,一句話讓我找到教育的價值。
感謝東光國中所有同仁,我常有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若沒有給予支援的夥伴,那些想法也無法落實。謝謝同仁的理解與包容,我才能完成好多事。
最後,感謝我的學生,以一段寫給學生的話表達感謝:「每年暑假是同學會的旺季,看著孩子們升學、戀愛、就業甚至是結婚生子,除了欣喜也常想:那些年,我到底給了他們什麼?我之於他們之後的人生有何關聯?後來發現,孩子們不需要我給什麼,他們都在各自的生命裡靠自己的力量努力著。而我,有幸成為陪伴他們一段青春的長輩,更幸運的,我還能知道後來的他們都好。每個曾來到我身邊的孩子啊!祝福你一切安好!」。
以及,謝謝自己,熱愛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