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馨儀
服務學校:嘉義縣立溪口國民中學
職稱:教師兼資訊組長
一、歷史活化教學與跨域課程設計
二、教學行政領導、校本課程規劃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學士
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協助學生發現潛能、創造自我價值、擁有自信的領袖風範,使偏鄉教育不落人後。
教務處教務主任(107至109學年度)
教務處資訊組長(110學年度)
輔導室輔導主任(102至106學年度)
輔導室資料組長(99至101學年度)
學務處衛生組長(98學年度)
藝文昇華,指導溪中口琴校隊榮獲110學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特優。
科技跨域,科技教育發展榮獲110學年嘉義縣特色認證標竿學校。
接軌國際,2022青少年發明展學生榮獲全國金牌代表參加世界賽。
教育深耕,110學年度獲頒嘉義縣特殊優良教師。
夢的實踐,110學年度成為「夢的N次方」實踐家,分享跨域課程。
跨域分享,110學年度擔任嘉義縣十二年國教跨域探究工作坊講師。
聞機起舞,109學年度建置嘉義縣第一個「無人機科學教育基地」。
課程創新,109學年度嘉義縣教學卓越獎初選第一名,入選全國賽。
社區展讀,107學年度建置溪口國中社區共讀站,推動社區閱讀。
性平專家,嘉義縣校園性侵害性騷擾及性霸凌事件調查專業人員。
歷史教學是一種思辨與探究的過程,透過教學,學生得以針對歷史事件進行系統性思考與多元理解。國中階段深受數學老師的影響,不僅是知道問題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解題分析與思考的過程。成為教師後,更希望培養學生創意思考的能力、自信學習的態度,期許自己也能成為學生學習階段的貴人。
自107學年度起,參與校訂課程的設計與規劃,發展出「飛閱溪口」家鄉探索課程。建立「文本閱讀→教師提問(建立學習單)→小組討論與合作→大班發表→教師回饋」的教學模式,並融入資訊科技教育,結合無人機、行動載具,訓練文本閱讀涵養以外,培養學生資訊檢索、整理分析的能力。而後也將這樣的教學模式運用於本科系歷史教學中,讓教學更為活化。面對偏鄉教育與108課綱上路的挑戰,身為教師唯有不斷創新應變,才能在漫長的教育路程,成為學生典範的優良教師。
確認成為正式教師的那一刻是戲劇性的,一位正取考生臨時放棄,原為備取的我得以幸運地成為一名教師,在教育路上走得更平穩,正因為得來不易,更加珍惜這份教職生涯。在偏鄉學校十餘年,看到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從習得無助到勤學不倦,身為一位翻轉教育的偏鄉教師,何其有幸與光榮!
回顧我的求學階段,因為許多師長的諄諄教誨,形塑了我的學習態度與自我價值,讓我成為老師後也能成為學生的重要他人,對學生產生良善的影響力。獲得師鐸獎,我要特別感謝國中階段的何秀美老師、張智蕙老師;高中階段的鄭祿珍老師以及吳翠玲老師,投身教育生涯後,我總是以你們為榜樣、期許自己成為像你們一樣的典範教師。
98學年度成為正式教師後,便在溪口國中服務至今,這段時間學校風氣的轉變、學生素質的成長,感謝有一群跟我一起認真付出與奉獻的學校夥伴,師鐸獎除了是對我個人長期耕耘教育的肯定,也是對溪口國中這幾年來脫胎換骨的讚揚。謝謝正裕校長、淑玲校長對我的提攜與肯定,卓越的校長培養優質的教師,因為有校長作為最有力量的後盾,讓我總是能無所顧慮的向前邁進與不斷挑戰自我。從正裕校長身上學到對學生無私的奉獻;從淑玲校長身上學到溝通與協調的領導能力,都是使我成長進步的能量。感謝崇仁主任,因為有你的提拔,讓我累積的行政經驗,可以應付不同的考驗與挑戰。感謝孝文主任與溪口國中的科技夥伴,一個人單打獨鬥有點累,因為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在團隊力量的支援下順利完成學校課程轉型與科技啟動。感謝教務處的夥伴,在新課綱上路的那三年,我們一起辛苦走過。
謝謝我的家人,做為三個孩子的媽,總是有些忙不過來。感謝我的公公婆婆,總是諒解我的晚下班,也願意成為我背後的力量。感謝我的先生,在我教師生涯遭遇困頓與挫折時,給我許多建議和支持。感謝我的父母,我永遠記得你們努力的背影,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讓你們驕傲的女兒,如今我做到了,因為你們從小給予的關愛及教養,讓我成為社會與國家重要的奉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