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燕瑜

服務學校:新竹市立育賢國民中學

職稱:教師兼輔導主任

簡介
得獎感言
頒獎照片
擅長領域:

社會領域(地理科)

最高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教學研究所碩士

教育理念:

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致力於每一位學生品格與學習力並進的成長,帶領學生成為推動美善社會的力量。

經歷:

兼任輔導主任
兼任新竹市媒體素養教育輔導團主任輔導員
專任教師

導師
榮譽事蹟:

榮獲新竹市110年度竹塹明志獎特殊優良教師。
推動自辦式國中技藝教育,榮獲108學年度全國技藝教育績優人員。
推動品格教育校本課程106-110年獲新竹市品德教育特優學校。
深耕品格教育課程105、109年獲教育部品德教育特色績優學校。
以C.T.M.T減C方案榮獲105年度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銀質獎。
新竹市104年教育資訊徵文,「媒體識讀完全教學手冊」榮獲入選。
榮獲新竹市103年度特殊優良教師。
榮獲育賢國中99、101、103、106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
指導學生參加新竹市95年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創意隊呼競賽獲甲等。
擔任91、96學年度認輔教師負責盡職,成效卓著。

教育精神:

不放棄每一個孩子是教育上的堅持,身為教師更重要的是帶領孩子學會如何學習,找到學習的成就感。

地理是一門人與土地緊密連結,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學科。教學設計多運用生活經驗作為先備知識連結學習重點,提供實際情境讓學生思考與應用所學。跳脫以往社會科「背多分」的刻板印象,很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系統思考、組織表達,以及分析、應用資訊解決問題的學習歷程。最常使用異質分組合作學習法,活化課堂中先請學生獨立進行課文解構,找出核心概念,再由教師做系統性的提問,讓小組思考、討論。在分組競賽的激烈氣氛中,學生紛紛活了起來,學習動力大為提升。這樣的學習,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中就能精熟重要概念。小組內學習能力較佳的學生在指導其他組員的同時,培養了領導與表達能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因為同儕的轉譯而更容易學會,產生成就感。

除了教學上的引領外,更重視培養孩子愛與關懷的人文情操,從課程延伸愛護自然環境、守護生命,尊重與接納不同文化與個體的差異,關懷世界重要議題,為地球的永續發展盡心力等,都是教學與輔導孩子的重要面向,因為孩子的學習力與良善力必須同時並進。

得獎感言:

感謝評審的肯定和新竹市政府的推薦,讓我能獲得此項殊榮。在教育園地耕耘是幸福的,尤其看見孩子因學習而成為更好的自己,更是我持續努力的動能。

從初入教職耕耘至今,感謝一路提攜與鼓勵我的師長和同事,這樣暖心的力量給我最大的支持和引導。教學生涯最大的突破與成長,來自於淑文校長的鼓勵與提攜。還記得承接媒體素養教育輔導團主任輔導員最後一年,時任教務主任的淑文校長不斷鼓勵我接任輔導主任。當時的我毫無行政歷練,對於接任主任職位充滿疑慮。與淑文校長多次談話過程中,最觸動我的是:「擔任主任可以影響一個學校所有的學生和家長。不用怕,未來所有的行政工作,我會陪伴你學習。」校長為我樹立更崇高的工作價值,喚醒我的使命感,更重要的是溫暖的陪伴,讓我有勇氣去挑戰輔導主任職務。感謝淑文校長陪伴我從做中學,百忙之中撥空幫我檢視每個計畫和會議資料,給予行政工作指導。這樣的陪伴不是幾個月,而是一整年。我從熟悉業務、逐漸展現自信到熱愛輔導工作,這樣的蛻變與成長,都要感謝生命中的貴人—淑文校長。

此外,和淑文校長一起從實施活化教學到建構校本品格課程和媒體素養課程,也看見自己在課程教學的潛力,並深深感受到一群人共創影響孩子人生深遠的課程是如此美好。非常感謝這些課程團隊以及輔導室同事,各個溫暖有行動力。無論在學生輔導或是課程教學上的激盪與熱誠,因為有這樣的好夥伴,育賢如家一樣溫暖。「一個人,可以走的快;一群人,可以走的遠。」因為有團隊,朝著共同的教育目標前進,經常縈繞心中的幸福,讓我深深感受到教育工作是耕耘福田的志業。

一路以來受到的鼓勵與提攜造就現在的我,期勉自己永遠是孩子們生命中溫暖的依靠以及努力向上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