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財富

服務學校:國立成功大學

職稱:講座教授兼研發長

簡介
得獎感言
頒獎照片
擅長領域:

一、自來水藻類監測與處理

二、環境工程與永續發展

最高學歷: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土木環工博士

教育理念:

提供學生良好教學品質、學習環境與發展機會,以培養國際一流人才。

經歷:

成功大學研發長、水工試驗所長、環工系系主任
臺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自來水協會常務理事
科技部自然司永續學門召集人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Research 總編輯、Chemosphere 及Water Supply (副)編輯
國際水協會理事會代表及水環境臭味專家委員會主席與秘書

榮譽事蹟:

成功大學教學優良及傑出教師獎連續4次。
獲科技部研究傑出獎2次、東元獎、侯金堆獎。
獲國際水協會會士、美國環境工程師與科學家學院榮譽會員獎。
帶領國內期刊進入國際指標資料庫、擔任多個國際期刊編輯。
推動教學國際化,大幅提升環工系國際英語授課及國際生人數。
專業學術外交,協助解決菲律賓飲用水水質問題。
促成海外臺商在臺設立研發基地。
共同發起系友捐助,募款超過千萬,獎助在校績優及清寒學生。
研究應用,保障高雄30萬噸/日工業及飲用水。
帶領多位跨國專家,撰寫科技專書,提升領域知識。

教育精神:

一、教學理念:

求學期間,深知優質教學與環境,可奠立學生終身學習興趣與基礎,是一流大學的必要條件。進成功大學任教後,就期盼自己維持嚴謹教學態度與品質,【提供學生良好教學品質、學習環境與發展機會,以培養國際一流人才】。


二、教學方法:

課程設計,結合環工基礎、現象及工程,使學生了解理論與應用、及宏觀與微觀概念。從27年前第一門課開始,所有課程都花許多時間收集資料、準備及更新教材,提供學生講義電子檔。授課前,會事先消化及練習;上課時結合適度笑話,藉詢問與目光接觸、以掌握同學反應,並反覆講解增加同學了解,且視需要補課。為增加同學練習機會,教材中提供前兩年考古題,舊考古題並作為新年度習題,考前另撥時間與同學討論與複習。期中考後提供學期成績預警,讓同學了解自己成績,並約談學習較差同學,了解其困境、加強輔導。為加強學生團隊合作、簡報及寫報告能力,課程並舉辦研討會,以2-3位同學一組方式,共同發表專題簡報及書面報告。應用課程會安排環工設施現場參觀,使同學了解環工設施、操作與應用情形。


三、教學建言:

(一)提升大學課程強度。

(二)改變通識課程是營養學分的觀念;強化學生語言(英語及電腦語言)能力。

得獎感言:

很榮幸得到肯定。我很感激自己在求學過程當中碰到許多位教學認真、充滿愛心的老師,我的生平第一次火鍋餐是將近40年前在我國中導師黃棲凰老師家中吃的,對一個鄉下國中生意義重大!我的做人做事、及教學研究的態度,是學習自我大學及研究所老師們的風範,包括葉宣顯老師、張祖恩老師、蔣本基老師、及加州柏克萊大學的幾位老師。當然,我很慶幸是在成功大學任教,成功大學及環工系同仁們的支持,提供我一個可以發揮專長的工作。在此也特別感謝長期支持我的教學研究的教育部、科技部、環保署、水利署、自來水公司及國際上許多單位,讓我的研究與教學成果能結合應用。我也感激我的學生們,你們的努力學習及優秀表現,是老師最大的回饋!其實,教學與研究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感激我在臺北的家人,天上的父母、以及哥哥及姐姐們無怨無悔的長期支持及諒解,讓我從事我喜愛的工作。最後,我也要感謝我的另一半及兩個小孩及媳婦,你們的支持與愛,是我努力的最大原動力,謹以此獎與同是老師的另一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