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連鍠
服務學校:臺北市立石牌國民中學
職稱:教師
一、製作多媒體多元教材
二、鄉土文學的創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
讓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發揮自己能為社會有所貢獻的長才。
環境教育法認證的合格環境教育人員
臺北市本土語言輔導團團員
臺北市參加全國語文競賽本土語言組培訓教師
臺北市教育局本土語言教學支援教師知能培力研習講師
獲教育部109年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
2020年獲臺灣文學殿堂大獎-臺灣文學獎。
公視播放紀錄片250公里,到各地分享生命故事。
閩南語認證高級證書並成立教師認證輔導班。
社團方式培訓學生,獲得桌球團體賽冠軍佳績。
參加閩南語競賽及指導學生屢獲全國冠軍。
利用小田園關懷特殊學生建立自信。
公視臺語臺專訪、中央廣播電臺專訪。
指導學生科展獲獎。
擔任導師期間,每年都獲得績優導師。
喜歡栽培植物,它不說話,但會反應出你的用心與否。
植物如此,學生也是!在國中的求學過程,我不是一個受老師關注的好學生,所以了解期望得到關懷的渴望。數學沈老師對我的關心,一直銘記在心,那是青澀的年少一個最重要的支撐。當了老師,最努力做的,是不要再有孩子被歧視、冷落,也不要因成績差就失去自信,找出自己的亮點,一樣可以活得精采。過去因挫折與受輕視,所掉下的淚水,可不可以不要再讓學生掉同樣的眼淚?於是我更重視角落的孩子。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煩惱與跨不過去的障礙,有時候他們不會告訴老師,但一定會有徵兆,願意傾聽聲音的老師一定可以發現,就如暗處的玫瑰,永遠開不出美麗的花朵,但只要老師願意,陪著他們轉換心境,終有一天,美麗的花朵會綻放。
常藉著中午的時間,走著路或在校園的菜園裡,聽他們的故事,分享彼此的成長;我發現,課堂外是教學靈魂的場域,善加利用,會有意外的收穫。我能給的,就當努力付出。
每個歷程都會面對不同的挑戰,能突破自我極限得獎,得到肯定是一件極為快樂的事。但,要感謝的人更多。
感謝讓我有空間發揮的石牌國中校長、主任、同仁的認同及臺北市本土語輔導團,每個生命中經歷過的學生、老師及教育夥伴,都是我得獎不可或缺的元素,這個獎理應與大家分享。
小時候,父親就說會把牛車與牛留給我,怕不會唸書的我以後沒工作可養活自己。在國中父親就過世,感謝不識字的母親拉拔、不放棄對我們兩兄弟的栽培,一路成長,讓我有機會得到這份殊榮。
去年整理資料時,不小心把老婆退休的獎盃弄破,我答應她要帶一個更大的獎回來給她,謝謝她的鼓勵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