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承華

服務學校: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國民小學

職稱:校長

簡介
得獎感言
頒獎照片
擅長領域:

一、契合校園空間營造與課程領導

二、擅長溝通協調與危機應變處理

最高學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

教育理念:

激發孩子潛能,從impossible到I'm possible,面對困境轉換思維,展現亮點肯定自我。

經歷:

臺北市延平國小校長
臺北市金華國小主任
臺北市延平國小主任

臺北市社子國小組長
榮譽事蹟:

構築亮點:改建整體校舍,於2年6個月完成12億校舍,嘉惠師生。
暢旺興學:共度新建歷程,成為額滿學校,解除廢併校危機。
卓越領導:爭取臺北市優質學校資源統整及百大行政故事績優。
專業展現:獲得博士學位,深究校園空間營造課程導入模式。
跨域共學:擔任綜合領域輔導團副召,宣講12年國教課綱。
研發課程:發展雙語實驗課程,組教師社群提升學生學力。
創新分享:撰寫新建工程作業電子書,傳承新建工程經驗。
熱情奉獻:參與臺北市法規小組,協助法規訂定及案例解讀。
典範學習:薦送104~110教職同仁獲臺北市杏壇芬芳錄表揚。
文化保存:傳揚在地傳統偶戲文化,導入校訂課程架構。

教育精神:

一、理念思維:

老子「上善若水」和易經「厚德載物」是對於教育在關懷學生和校務經營的理念,教育賦予行政人員的責任,面對困境要從善如流隨遇而安,能夠自處面對困境,帶領全校親師生適應環境,身為行政領導者深刻體悟能讓孩子適性揚才,提供舞臺多元展能,發揮無限的可能,正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力行實踐。

二、策略做法:

學校交給我手上,身上肩負的重責大任正是全校共同的期望,原本人文薈萃學風鼎盛的學校,在拆遷的過程中,需離校背井暫居臨時校舍,但大家攜手走過谷底,秉持道家理念,透過課程教學的創新改變,齊聚大家韌性,共塑「新校舍、新課程、新願景」的目標,3年過後,終於能夠遷回新校舍,舉辦落成典禮的前一天,因為疫情嚴峻,盛大儀典籌劃萬事具備之時,市政府要求停辦讓全校親師生的歡騰氣氛瞬滅,當下秉持著教育理念,做出繼續辦理的決定,但是剪綵人員更換為興建過程中辛苦的校內行政與教職員,將榮耀留給校內同仁意義非凡。

三、回饋反思:

凡是隨緣如水隨方圓,每一位孩子都是如一張白紙,如水般需要經過學校教育的捏塑及試煉,端賴我們給予的言教、身教和境教,培養好品德,來承載萬物,涵養情操,未來造福社會。

得獎感言:

【獲獎時刻,並不是聚光在我身上,而是紀錄與照亮一群師生的努力與堅持】

在教育生涯中,感謝陪伴的行政團隊與教師們,還有指導我的師長及激勵我的同儕夥伴,我願爭取師鐸獎,是為了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述說了一群教師,為翻轉自己學校的夢想,而沉潛暫居他校三年的過程,為了留住學生而竭盡付出,胼手胝足展現教育光與熱的奉獻。

學校未廢併校而重生,逆勢額滿,正因為夢想不在於有多偉大,而在於有無實踐的決心。

能夠有機會淬鍊出師鐸獎,只是想告訴大家,教育現場有太多的「不可能」和「未知」,但是如果能夠秉持初衷,堅持目標,共塑正向文化,所留下的就不是沙灘淺淺的腳印,而是深刻在每個人心中的美好記憶和校史的紀錄,正如玉蘭有風,香三里;桂花無風,十里香,這個獎項代表延平全體師生累積實力堅守本分,共同等待步上顛峰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