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2024年教育奉獻獎 | 資深優良教師
P. 63
資 深 優 良 教 師
郭 茂坤 學歷 / 美國西北大學土木工程系博士 鄭 毓瑜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經歷 / 特聘教授、教授、所長 經歷 / 系主任、院長、中心主任
現職 / 國立臺灣大學教授 現職 / 國立臺灣大學講座教授
郭茂坤先生為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臺南市人, 鄭毓瑜教授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大學講座教授,中文系特聘
於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取得學士及碩士學位後,隨即轉赴美國 教授。學術研究方面,鄭教授擅長結合中西人文思潮,為古典文學開
西北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深造,獲博士學位。專長為彈性動力學、動態 拓具有前瞻性與跨領域的視野,近年來也致力於探討近現代知識經驗
破壞力學、表面電漿子學。自民國 73 年起即在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 與文學表述的新關係。曾獲美國 Fulbright、國科會、蔣經國基金會
學研究所任教迄今,曾任應用力學研究所所長職務,並多次獲得國立 與 Harvard、UCLA、UIUC、Princeton 等著名學術機構獎助,出國
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及教學傑出獎。已發表學術期刊論文 70 餘篇, 研究或講學。著有《六朝文氣論探究》、《六朝情境美學》、《性別
指導博士生約 10 位,且每年平均指導 2-3 位碩士生。教學之餘並常 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
參與多種學術活動,例如:擔任 Journal of Mechanics 執行編輯多 義》、《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
年,並多次擔任中華民國力學學會理事,目前更為該學會監事。40 等專書。
年來幾乎每年均攜論文參與世界各地的相關學術研討會甚或主持討 鄭教授在教學方面曾獲得臺大教學傑出獎,以及數度獲得全校教學優
論會,頗為活躍。 良獎。於學術行政上,曾擔任科技部人文司司長,歷任國科會中文學
門召集人、國科會人文中心(後改成人社中心)之執行委員與副主
任,以及臺大中文系主任兼所長、文學院語文中心主任與文學院院長
等。
郭 生興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士 林 震銘 學歷 / 英國利物浦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博士
經歷 / 主任 經歷 / 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
現職 / 國立臺灣大學教授 現職 /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
郭生興先生為國立臺灣大學牙醫學系教授,出生於澳門,中學畢業後 林震銘先生於師大附中畢業後考入成功大學,成功大學航空系畢業進
來臺就讀於國立臺灣大學牙醫學系,取得牙科醫師資格後,即於母系 入機械系服務,期間因感於機械製造教學欠缺現代化教學師資,無法
及臺大醫院服務,並進入臨床牙醫學研究所深造,獲博士學位,續於 與時俱進提升大學教學及研究,遂萌生出國進修想法。受當時機械系
牙醫學系升任教授並兼臺大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曾任 主任翁政義教授推薦申請公費赴美密西根大學攻讀機械製造,取得碩
該科主任,對口腔顎面外科發展卓有貢獻。臨床專長為正顎手術與人 士學位後回校任教。期間參與德國大學高速切削及工具機研究合作,
工牙根種植手術,深獲同儕敬重與病患信賴。學術研究方向以骨免疫 再次獲得國科會獎助赴英攻讀雷射加工博士學位,師承英國雷射加工
學及正顎手術學為主,已發表之學術論文約有 100 篇,並曾多次獲 大師威廉史汀教授,其先祖為馬雅各醫生(來臺創辦臺灣基督教長老
得學術雜誌之年度最優論文獎或佳作獎。對於授課與臨床教學亦不遺 教會),史汀教授對現代機械製造真知灼見且傾囊相授,共同完成了
餘力,教學滿意度高,培育眾多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極受學生愛 雷射積層製造的關鍵裝置及發表相關製程原理論文,因而開創雷射加
戴。 工領域的先河,此法仍沿用至今,尤其在軍事重工及航太產業用途甚
廣。
學成返國從事雷射加工與機械製造教學及研究迄今,致力現代材料加
工新技術的發展。研究課題皆與歐美研究同步,發表期刊論文及專書
專題數十篇,研究成果在國際間廣泛被引用。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