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陳金崘
生日:民國37年2月
學歷:大仁科技大學幼保系畢
經歷:一、屏東縣佳冬農會托兒所保育員
二、屏東縣佳冬鄉公所托兒所保育員
三、屏東縣玉光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
原服務學校:屏東縣玉光國民小學
簡介:
陳金崘老師自幼住在小農村,每天放學後趕著牛到外面吃草,寒暑假更要幫忙農事,因此養成刻苦耐勞、負責任的態度。婚後育有一男一女,並於兒女長大後投入幼教工作。其經歷如下:
一、民國67年受聘鄉農會托兒所保育員
二、民國72年受聘鄉公所托兒所保育員
三、民國77年擔任玉光國小附設幼稚園老師
四、民國74年省立屏東師專幼稚教育師資科畢業
五、民國94年大仁科技大學幼保系畢業
民國78年全省各國小附設幼稚園正式納入編制內,曾當過合作社理事主席、文書組長、期間獲獎無數,老師具美術專長,除曾獲76年屏東縣地方美展油畫組第一名外,並捐贈畫作「春耕園」油畫20號為屏東縣政府美術館典藏。陳老師在玉光國小服務期間發揮其專長,協助學校布置教學情境、製作花燈參加競賽、週三進修擔任美術講座,為學校奉獻良多。民國95年退休後旋即投入志工行列,造福鄉梓及學校。
事蹟:
一、 社會服務方面:
(一)民國98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後,擔任佳冬鄉衛生所防疫志工,協助災區消毒工作。
(二)擔任社區登革熱防疫工作,協同環保局人員挨家挨戶消毒、並引導國軍至街道馬路、學校、廢棄物處理場、果園消毒、任勞任怨。
(三)擔任財團法人蘇天生文教基金會志工,照顧老人健康、訪視等工作。
(四)參加石光社區媽媽教室導護志工團協助學生上下學安全。
(五)擔任石光社區環保祥和志工團,協助維護社區街道及學校整潔、從事資源回收。
(六)民國98年獲縣府頒發志願服務銀質獎乙面。
(七)參加社區媽媽教室成立之社區農產品推廣活動,製作社區特色之蓮霧西瓜大型表演道具、彩繪社區意象。並受內政部營造社區小組邀約至農委會、夢時代廣場展演。
(八)參加農會家政班,協助推廣社區家政事務、促進家庭美滿幸福。
(九)至佳冬鄉慈恩寺擔任志工,與先生教導低收入戶及家庭弱勢學生課業及書法。
二、學校部分:
(一)協助玉光國小辦理60年校慶運動會,包含校門口西瓜採繪、學生舞蹈表演道具鋤頭120支、繪製舞蹈教室8大面教學情境彩繪。
(二)擔任玉光國小及佳冬國中交通導護志工協助學生上下學安全維護、風雨無阻。
(三)協助繪製午餐教育、潔牙保健圖,達到境教功能。
(四)97、98、99學年度連續3年協助製作參加屏東縣舞蹈比賽表演道具計大型偶劇看板、芋頭葉、高蹺等道具,皆獲甲等第一名成績。
(五)擔任玉光國小、大新國小及石光社區媽媽教室講師,指導利用檳榔製作檳榔西施、花燈等吊飾。
(六)97、98、99、100、101年5度獲縣府頒贈「風華再現」獎牌。
(七)協助屏東縣玉光國民小學製作舞蹈比賽道具,榮獲100、101學年度全國學生舞蹈比賽優等佳績。
感言:
民國98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重創南臺灣,尤其是我的家鄉佳冬最為嚴重,積水、污泥、垃圾堆高一層樓以上。參加防疫消毒工作,在泥濘的馬路上,塵土飛揚、挨家挨戶的慘狀、家產的流失、產業的損失,不能計算。尤其家家戶戶每一顆破碎的心,不知如何恢復、如何彌補創傷。
退休後正逢家鄉的變故,在這段期間,我致力於不同領域的志工工作,深感社會充滿愛心,因此我的志工心願永不退卻,以期望更多的力量繼續為社會、學校做出更多服務,並多關懷弱勢族群。
退休,它給我更多自由空間,使我能接觸多元領域的志工群,延展更多更廣的服務層面。「經驗傳承、互磋心得」使志工的工作更加圓融;無私的奉獻使人更加滿足。感激另一半的支持,他無私無悔的協助,同時在不同領域的志工服務共同努力、相互激勵,不亦快哉。
總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在伙伴中學習成長,互相勉勵成長,這次能獲得教育部102年「教育奉獻獎」是追隨我先生的腳步,他98年獲此榮耀,夫唱婦隨,夫妻倆都能獲此大獎,是一種喜悅,也是我繼續往前的最大鼓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