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陳滿玉姓名:陳滿玉
服務學校:臺中市清水區三田國民小學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一、環境教學活動設計、植物生態
二、推廣閱讀、作文、注音及朗讀
最高學歷: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40學分班結業
教育理念:教育是一項延續慧命的工程,教師必須用「愛之深、教之切」的使命感教育學生,亦有百年樹人的愛心與耐心。

經歷:
一、臺北縣永定國民小學教師56~59年
二、臺中縣建國國民小學教師59~74年
三、臺中市三田國民小學教師兼主任(74年迄今)
四、臺中縣國教輔導團視聽教育輔導員(75-77年)

榮譽事蹟:
一、推展環境教育,榮獲教育部、環保署99年環保有功人員甲等獎。
二、榮獲教育部76學年度中小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優良獎。
三、榮獲教育部77學年度中小學科學教師教具創作獎。
四、榮獲81年臺灣省教育學術論文國小組藝能科特優獎,收錄文集。
五、指導學生參加全國新時代兒童創作比賽,榮獲特優。
六、關心學生,推動輔導工作,扶助弱勢兒童,榮獲多項訪評特優。
七、辦理成人教育及新移民成長班,榮獲臺中縣99年評鑑特優。
八、重視教師專業與學生能力培養,榮獲校園閱讀計劃成果展特優。
九、注重學生健康,多元化活動,榮獲健康促進學校金質獎。
十、68年、74年、79年、92年榮獲臺中縣優良教師表揚。

教育精神: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校不僅要培育學生未來的生存和生活的能力,更要培養高尚的品德。教育是一項延續慧命的工程,教師必須要用心投入,無所求的付出。換言之,教育工作者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守住自己的本分,轉「職業」為「志業」的信念,用「愛之深、教之切」的使命感教育學生,培育國家社會的人才。
學校是傳遞知識、延續文化的堡壘。教育的對象是人,所以教育要回歸教育的本質,在社會多元、進步的時代,教師不僅教授學生知識,更要教導學生如何做人,老師要成為「搶救慧命的工程師」。
我國孔孟儒家思想,以「人性本善」為主張,教育就是在教導學生發揚善良本性。西洋教育家福祿貝爾(Friedrich Froebel)和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也都主張兒童天生而善的觀念。他認為:人的本性確實是善的,教育的本質在於喚醒個體內在的精神本性,發展個體內蘊的神性。福祿貝爾曾說:「教育無他,愛與榜樣。」所以身為老師,要有開闊的心胸和人文的素養,用教育專業教學,把學校視為一個家庭,將學生視為自己的孩子,以身作則,用身教來帶好學生,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教師就如同栽培植物的園丁,需要悉心的照顧、灌溉,作育英才。

得獎感言:
我從小的志願是當老師,在四十六年教學生涯中,把人生最精華的歲月奉獻在教育工作,現在回頭檢視,並不後悔。
四十多年的教學生涯,備嚐酸甜苦辣,但也總能甘之如飴。近年來社會變遷快速,許多價值觀也在改變,在公教人員55專案退休浪潮下,很多人都在問:妳已經服務滿四十年為什麼還不退休?這是因為在學校裡,看到孩子不斷成長的喜悅,那種甜蜜的回饋;還有歷任校長的指導和提攜,同事們的相互勉勵,家長的肯定與鼓勵、感謝與讚美,它正是時時刻刻鼓勵著我向前邁進的最大動力,和支持著那份永不退轉的心。以及當初師範教育恩師給的「鐵肩擔教育」的使命感吧!
今生何其榮幸身為老師,又能獲得教育的最高榮譽獎,真的很感恩:感恩父母的教養,感恩各級學校恩師的教誨與鼓勵,感恩同事的護持與包容,感恩長官的愛護和指導,更感恩家人的體諒和支持,才有今天的小小成就。
步步踏實是我的個性:扮好自己的角色,始終如一。當個好老師,當個好幕僚,這是本分事,每天到學校,就是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盡自己的心力把學生教好,並協助校長營造一個溫馨、快樂、活力、優質的學習校園。

所以每天默默的工作,一路走來抱持初發心,在即將退休的前夕,很榮幸被邱碧惠校長以及教育行政主管的推薦教育部師鐸獎,這種的肯定,由衷的感恩。而所有評審委員們的辛勞,及對我的青睞與肯定,還有在逆境中學到堅強、體諒、分享的良師益友,讓我備感溫馨,帶給我無限的鼓舞。今日得獎,將以行動來珍惜這份榮耀,在學校會更努力,即使退休了,也會永遠當個快樂的教育志工,繼續深耕教育園地。同時也要將這份榮耀,獻給每一位在建國與三田一起努力付出的同仁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