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葉世原
服務學校:高雄市立楠梓特殊學校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一、藝術創作教學─原生藝術
二、園藝教學
最高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40學分班、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30學分班、國立臺南大學視障專精30學分班
教育理念:「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經歷:
一、專任輔導教師〈78年至85年〉
二、訓育組長〈85年至88年〉
三、輔導室主任〈88年至90年〉
四、實習組長〈96年至100年〉
五、專任教師〈90年至96年〉、〈100年至102年〉
榮譽事蹟:
一、特教領域原生藝術創作教學的先行者。
二、彰顯每一位特殊生真誠的觀點、直覺的技法,呈現自身的感覺。
三、長期持續發掘並陪伴創作的優秀個案。
四、推廣關照身邊特殊生獨特的內心世界,感受其創作體會與角度。
教育精神: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語出四書中庸篇,其大意是指天地間萬物的生命,皆有其自身獨特的天賦本性,而充分的實現此天賦秉性特質,展現生命的能量即是「道」,而歷練修行與考驗的歷程即是「教」,文字簡明意涵深廣。天賦秉性經由感覺、感受、感想、感情、感悟,而形成屬於個人特有的興趣、嗜好、態度、價值、信念與智能的品質與向度。如果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個身心的行動中,能夠貼近這些特質,使充分展現;就是履行自我實現之道,生命意義與價值就此展開。
特殊教育真的很特殊,特殊到幾乎沒有規則可循,一切的施為完全以「人」為核心價值,只有回歸到最基本的原則:符合「人性與尊嚴」的對待、依循生命發展的方向即是正確的教育作為。
特殊教育在藝術的領域也是很特殊,進行的基本原則:人性開啟優於美感經驗、美感經驗優先於創作體驗、創作體驗優先於作品的完成,技法的展現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的重要,最終唯一且重要的作品是學生自身的完成,朝自己想要表現的方向與理想邁進此一歷程。最珍貴與最值得展現於世人眼前的作品,即是這一份屬於人性所獨有的原創歷程。
得獎感言:
以「特教領域藝術教學的先行者」自我期許
生命的起始 是一份喜悅與期待。
生命的發展 是ㄧ份蛻變與承擔。
生命的果實 是ㄧ份體驗與感動。
在二十五年的教學生涯歷程,以教師的角色造就學生,而同時學生們也造就了我的生活、生涯、生命更豐實。十年來陪伴學生藝術創作的過程,也是師生共學摸索成長體驗的歷程。逐次整合特殊學生的靈性與美感,同時也漸次穿透自身的靈性與美感,揭去過多不必要的自我束縛,身心更簡明自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