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楊純碧
服務學校:桃園縣立仁美國民中學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一、樂趣化體育教學、拔河
二、團隊經營與心理輔導
最高學歷: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
教育理念:「教育的路上,只有前進沒有後退」唯有不斷的精進與自我成長,才能帶領孩子走向成功,追求卓越。
經歷:
一、87-91年擔任國立體大、輔仁大學等多所大專院校講師
二、91年擔任國際奧會新加坡會議中華奧會代表
三、91-100學年度期間同時擔任教師兼任體育組長及代表隊教練
四、101學年度擔任教師兼任教學組長
五、100-102年桃園縣健體領域輔導團輔導員
榮譽事蹟:
一、100年榮獲全國基層體育有功人員表揚。
二、獲選為100年度全國學校體育績優學校。
三、96年及100年榮獲桃園縣基層體育有功人員。
四、97年、98年、101年獲頒桃園之光運動團隊殊榮。
五、101年核定為全國第一所拔河特色認證學校。
六、帶領運動團隊多次榮獲全國冠軍,記功、嘉獎無數。
七、指導拔河隊有成,屢次榮獲全國拔河運動最佳教練獎表揚。
八、受邀赴日,參加全日本青少年拔河比賽並獲全勝。
九、97年、99年指導桃園縣全民運動會女子拔河代表隊皆榮獲第三名。
十、獲體委會遴選為2009年廣州亞運女子龍舟代表隊教練。
教育精神:
用珍惜與感恩為信念,秉持對教育的熱忱、對體育的執著與對學生的愛,從做中學習、勇於突破創新,期待當孩子生命中的貴人,幫助孩子找到生命的另一片天。這幾年的用心投入,確實看到教育讓許多孩子在蛻變、成長,教育的果實,往往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熱忱與熱情是豐富果實的最佳養分,給我繼續前進的動力。
帶領拔河運動近十年,我深深體悟到「向後退的勝者」的精神,當所有的運動都在鼓勵人前進的同時,拔河則反向而行,因為在向後退的同時,我們不但贏得勝利,更看到眼前許多奮而不懈、堅持到底的勇者,「教育」是一種態度、一種「堅持」、更要一個不畏挑戰的「勇氣」。
聖嚴法師說:「感恩能使我們成長,報恩能助我們成就」。學會珍惜、懷抱感恩是我始終堅持的信念,我時常告誡學生在我們最艱難的時期,要感恩每一個幫助我們的人,在我們享受榮耀之際,更要珍惜眼前的幸福,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志業,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啟動之際,擔任教師的我們更應重視多元智能的培養與品格教育的養成,對教學懷抱熱忱、對學生懷抱熱情,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反思能力,提升競爭力,進而追求卓越的人生。更期許自己,用熱忱、熱情、堅持與勇氣,持續為教育注入活水,成就每一位學生。
得獎感言:
我沒有出色的外表、沒有特殊的才能、也沒有過人的魅力,我只有一顆堅持夢想的決心,無怨無悔的做孩子的舵手,引領他們航向成功的方向。
「師鐸獎」就如同教育界的金馬獎,它是每個教師的夢想,是榮耀的殿堂。感謝仁美國中校長、主任、老師的推薦與鼓勵,我何其有幸,能獲此殊榮,翻開一本本的檔案資料夾,細細整理十年來教育工作帶給我的酸、甜、苦、辣,就如同「十年」這首歌裡的歌詞:「十年之前…十年之後」。
回想起初任教職時的青澀模樣,滿懷著理想與抱負,成立拔河隊開始,開啟我第一個十年,從完全不懂拔河運動到榮獲多次全國冠軍教練,這一路走來風風雨雨、悲喜交加,常常有人問我:「妳當老師當得這麼辛苦到底得到了甚麼?」我一直試圖去尋找答案,但問號始終是問號!直到我看到學生從自卑到自信、從垮著臉到燦爛笑容,一步一步為了夢想全力以赴的拼勁,感受到他們的「珍惜」與「感恩」,原來這樣單純的幸福,就是當老師最寶貴的財富。
「向後退的勝利者」是拔河運動與眾不同之處,站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線,我們不僅要「堅持」,更要有不畏懼任何挑戰的「勇氣」, 對教育的付出不在投入時間的長短,「熱忱」與「用心」才是感動學生最好的教材。
回首來時路,篳路藍縷是何等的辛苦,有幸獲得這份殊榮,除了是夢想的實現外,更大的意義是給予偏鄉小校願意投入青春歲月、犧牲奉獻的老師最高的肯定與鼓勵。「路的魅力在於彎曲,人生的美麗在於歷經曲折之後更加成熟」。我要感謝這些年曾指導我、照顧我的教育先進們和一路上與我一起奮鬥的夥伴及學生,還有我最抱歉也最感激的家人,謝謝你們給我這份榮耀,這是我此生最美好的禮物,因為你們,豐富我這十年的人生,這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美好十年的開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