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周明傑
服務學校:屏東縣來義國民小學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一、音樂教學,指導多種樂隊
二、國語、歌謠及排灣語教學
最高學歷:博士
教育理念:「愛、自信、進取」。愛,營造和諧的校園及組織氣氛。自信,對自身肯定與信念。進取,是不斷向前的動力。
經歷:
一、國小教師26年,國小主任15年
二、榮獲屏東縣特殊優良教師。
三、指揮及指導原住民學童合唱與鄉土歌謠,獲得無數次優等成績。
四、指導學童製作國小學生歌唱原住民古謠並錄成CD,得到第一座金曲獎。
五、當選中華民國第41屆十大傑出青年(藝術文化類)。
榮譽事蹟:
一、不間斷的學校音樂教學及歌唱指導,及原住民音樂研究前後達25年。
二、指揮及指導原住民學童合唱與鄉土歌謠,獲得全國決賽之優等成績。
三、指導學童製作國小學生歌唱原住民古謠錄成CD,得到第一座金曲獎。
四、創辦「屏東縣台灣原住民文化研究會」,出版CD拿到第二座金曲獎。
五、榮獲屏東縣特殊優良教師。
六、當選中華民國第41屆十大傑出青年(藝術文化類)。
七、當選屏東縣來義鄉愛心教師。
八、指導偏鄉地區學童國樂、國劇等競賽獲得佳績。
九、研究古謠及傳承古謠,獲2012年及2013年臺北西區扶輪社臺灣文化獎。
十、發表近50篇傳統音樂及教學相關之學術論文。
教育精神:
一、教學理念:
(一)營造和諧與相互信賴的組織與校園氣氛。
(二)建立學生在課業上以及與人相處上的自信。
(三)師生建立共同的目標,並共同致力於目標的達成。
二、教學方法:
(一)教師不斷發展專業知識,研發教材,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二)傾聽學生的需求,時時幫助學生,重視學生品德教育。
(三)因材施教,了解學生的差異,把每一個學生帶起來。
三、教學建言:
(一)尊重個別差異,清楚學生成長背景,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
(二)重視學生身心發展,重視學業,也重視學習心態。
(三)實施人性化的管教措施,使每位學生快樂學習,並能適性發展。
得獎感言:
感謝主辦單位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能將一生的教育心得,與更多前輩分享。有幾個有關原住民音樂教育的心得,想藉此傳達大家。
原住民學童特殊的音樂才能,是眾人皆知的,但是很可惜的,直到現在,這項專長,仍舊無法為他們帶來任何生活上的保障,出社會以後也無法以這個才藝為他們賺更多的生活費用。雖然,小學階段現在有很多針對學校特色所設的特殊班級(例如美術班、音樂班等),但是這些班級並不能照顧到原住民學校,因此原住民學童想要發展音樂才能,就一定要接受西洋式的音樂訓練方式,以及西方的藝術價值觀,這樣的教育方式無法培養真正的原住民藝術人才。所以針對這個部分,我們也思考是否有一個專門培養原住民音樂人才的學校,或是專班,讓全縣具有音樂方面的特殊才能的學童,能在很好的師資以及設備的輔助下,受到完整的民族音樂教育,這應該是相關單位可以思考的。
這幾年原住民學校才藝競賽與活動越趨減少,原住民學校的族群特色與才藝,有時後需要更多的觀摩與切錯,讓學童的才藝能因此活絡,不同學校的交流,也能讓老師們明瞭如何塑造學校的原住民特色。或者,相關單位或許每年辦一個原住民文化日,這個日子有觀摩、有比賽,讓學生重拾對於族群藝術的熱愛,並能透過活動了解自身文化的意涵。
我自己鑽研了幾十年的排灣族音樂,到了今天,當我觀察下一代年輕人的民族藝術表現時,我無法認同,只能搖搖頭表示遺憾。多少的年輕學子,音樂才能無法得到充分發揮,最後只能跑到電視台和平地人比賽當「歌星」,或是在pub裡面駐唱,要不然就是在喜慶宴會上當歌手賺錢,這樣的情形,等於是藝術人才的浪費。誠懇希望,重視原住民音樂人才,讓他們得到真正的發展,這樣對學校、對國家應該都會是很大的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