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周榮泉姓名:周榮泉
服務學校: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職稱:教授
擅長領域:一、生醫感測器材料與元件
二、太陽能光電及固態電子
最高學歷: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工學博士
教育理念:「春蠶吐絲絲成繭,蠟炬成灰照夜明」,固本務實,教學及研究堅持日行千里、夜行萬里之精神。

經歷:
一、研發長
二、圖書館館長
三、主任秘書
四、技術合作處處長
五、電子系系主任

榮譽事蹟:
一、2013年第一屆世界華人傑出發明家獎。
二、2012年烏克蘭科學院-榮譽院士。
三、2012年第一屆世界華人發明諾貝爾獎。
四、2011年台灣國際發明得獎協會國際傑出發明家名人堂第一名。
五、2011年起擔任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六、2011年國立雲林科技大學97學年度全校學術績優獎。
七、2008年中國工程師學會頒贈傑出工程教授獎。
八、2008年中華民國傑出發明家交流協會台灣十大傑出發明家。
九、國立雲林科技大學89學年度全校研究類優良教師獎(全校第一名)。
十、教育部84年度與97年度優秀教育人員、80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

教育精神:
身為高雄師範學院第一屆物理系公費生,我對「教育」有一份使命感,更希望能以教育工作回報培育我的國家社會。以技職體系學生之角度而言,往往會與臺清交成的大學生作比較,雖於實務技術上毫不遜色,但於基礎學理上無法並駕齊驅,我認為鼓勵技職生如何提升信心,顯示出與一般大學生之特殊差異性,為突顯實務方面之能力,故以專利呈現學生實務方面之能力,提高學生之鬥志與自信,我於雲科大任教22年來著手實現此想法,將申請專利之知識導入教授工程倫理與專業課程的教學,盼學生取得專利權後,於未來畢業求職後亦保有創意之觀念。至於教學如何融入專利,我認為學生只要擁有實驗數據與創意,即可寫一篇不錯的專利內容,而培養學生撰寫專利之動力,除老師平日多講解擁有專利之好處外,更應予學生撰寫專利完成期限之動力與鼓勵,更藉此得到專利撰寫之訓練。
我認為每位學生皆有潛力,訓練後可將研究成果於國際一流期刊發表,更有能力將研究成果申請專利及參加國際發明競賽。我時常勉勵技職生體認在基礎學理、語言能力相較於臺清交成一般國立大學已輸在起跑點,應把握時間奮發向上,若是再輸在中途點,人生就可能輸在終點,未來在職場將缺乏競爭力,甚至被淘汰。

得獎感言:
教育是國家的希望,亦是窮苦孩子翻身最好的機會,要不是公費制度,我可能無法進入師範學院,現在也無法成為教授。為了回報,我認為教育學生、培育國家棟樑是最好的方式。
35年教職生涯歲月不算短,從國中教師、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至特聘教授,期間亦兼任電子/電機系主任、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技術合作處處長、主任秘書、圖書館館長、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研發長,角色及崗位雖有不同,始終全力以赴,固本務實,並無因兼任行政業務而忽視教學與研究,幾乎堅持日行千里、夜行萬里之精神,將大多數的時間奉獻予教學、研究及服務系、學校,堅持作個有責任感、有使命感、有格調、有尊嚴的知識份子。
一生從事教職是我的終生職志,為臺灣培養更多的人才,是我一生的使命與夢想,技職體系之教育因於職校時所受數理、語文之課程與時數與一般高中相較必有所差異,學生並非不具潛力,老師宜將其未顯示之潛力發揮出而融合於教學與研究中,才能突顯教育價值,「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期待能引領技職體系的學生們走向光明的未來,我覺得這才是師鐸獎的意義所在。此次榮獲教育部師鐸獎的肯定,得獎固然是一種肯定,但這份殊榮絕對不是僅屬於我個人,除感謝研究團隊專題生與研究生之協助外,亦十分感謝雲科大系所、院及學校資源之大力協助,亦十分感激內人陳碧珠女士之鼎力照顧,使我無後顧之憂,可專注於教學與研究,才有今日之整體績效,並獲此殊榮。最後感謝這一生所有照顧過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