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2023年教育奉獻獎 | 資深優良教師
P. 42

|
                                                                                                                                                                                                                                        教
                                                                                                                                                                                                                                          育
                                                                                                                                                                                                                                          奉
                                                                                                                                                                                                                                          獻
                                                                                                                                                                                                                                          獎
                   高 素郁                       學        歷   /  亞洲大學管理學院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                                                           (1) 推廣百孝經、中華孝親日及環保公益宣導活動演出。(2) 純青學堂讀經班慶祝教師節表

                                              經        歷  /  一、烏龍國小及附設幼兒園、海濱國小讀經教學、校                                                           演。(3) 純青學堂讀經班慶祝聖誕節活動。                                                                    |
                                                                務協助                                                                    ( 三 ) 讀經班學生導師與家長回饋
                                                            二、東光國小圖書志工                                                                      1. 導師:有了讀經班陪伴,○璿勇敢站上表演的舞台,自信就在練習與表演中累積。
                                                            三、屏東縣家庭教育中心宣導家庭教育及輔導家庭失                                                         2. 家長 A:孩子除了品德的引導與提升,語文能力也增強。
                                                                能個案志工                                                                       3. 家長 B:孩子專注力明顯提高,比較坐得住,這是很棒的進步。
                                                            四、屏東地方法院輔導志工                                                                    4. 家長 C:老師們辛苦的開設親子讀弟子規,能來幼兒園陪孩子讀書,感謝老師的陪伴與指
                                                            五、社區成人經典講師、采風社、小太陽助學會、運                                                            導。
                                                                動小聯盟志工                                                               三、校園事務志工服務
                                              原服務學校 /       屏東縣新園鄉烏龍國民小學                                                               ( 一 ) 屏東縣烏龍國小志工服務
                                              推 薦 單 位 /     屏東縣新園鄉烏龍國民小學                                                                    1. 資源班評量週報讀服務。2. 注音符號闖關活動關主。3. 指導學生參加國語文競賽。4. 母親
                                                                                                                                            節晚會等各項慶典活動志工服務。5. 運動會志工服務。
                                                                                                                                       ( 二 ) 屏東縣東光國小志工服務
                                                                                                                                            1. 輔導室資料登錄。2. 個案學生注音符號補救教學。3. 注音符號闖關活動。4. 每週三、五上
                   簡介                                                                                                                       午圖書室志工。

                   高素郁女士在職期間榮獲教育部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優秀行政人員,體會教育需更多人力投入,興起                                                                      四、屏東地方法院志工服務
                   以志工為終身志業的念頭。民國 103 年從教務主任退休後,秉持退而不休的理念,投入全職志工服務,                                                                    ( 一 ) 個案假日生活輔導:電影欣賞、法治教育、關懷會談。( 二 ) 前往少年輔育院慰問關懷個案。
                   分別擔任烏龍國小讀經班、海濱國小課後讀經班、東光國小班級讀經講師,更推動烏龍國小附幼親子                                                                      五、屏東縣家庭教育中心志工服務
                   讀經班成立,透過經典傳承與引導,讓社會多出一些善的力量。同時協助東光國小輔導室業務及圖書                                                                        ( 一 ) 家庭教育中心個案家訪。( 二 ) 屏東縣各鄉鎮家庭教育宣導。
                   館管理,期待教育場域因更多人力投入,充分發揮教育良能。至今高老師仍在烏龍國小與東光國小持                                                                      六、社區志工服務
                   續志工服務。                                                                                                              ( 一 ) 新園鄉采風社:元旦贈春聯、端午午時取水、慶中秋晚會、重陽敬老活動服務志工。
                   除了走進學校,也走出社區,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前往屏東地方法院關懷少年,到家庭教育中心                                                                        ( 二 ) 小太陽助學協會:弱勢家庭獎助學金捐贈活動服務志工。
                   協助推廣家庭教育,並義務擔任社區采風社、小太陽協會理監事、運動小聯盟理事、社區成人經典講                                                                        ( 三 ) 新園鄉運動小聯盟:運動嘉年華活動服務志工。
                   師,期間榮獲屏東縣家庭教育中心優良志工、屏東縣志工銅質獎表揚。雖是退休人員,依舊執守奉獻                                                                        ( 四 ) 社區成人經典講師。
                   精神,只要需要志工投入的地方,就能看到高老師的身影,迄今累積 1,700 餘小時的志工時數,仍賡
                   續累積。                                                                                                              得獎感言
                   「自從孩子加入讀經班以後,言行改變很多,對師長及同學不但笑臉常開,且彬彬有禮。」家長的回                                                                      獲此殊榮,心中滿懷感謝。感謝評審肯定,感謝屏東縣教育處推薦,感謝屏東縣烏龍國小、東光國小、
                   饋,就是支持高老師持續走在志工路上的重要力量。                                                                                           海濱國小、屏東地方法院、屏東縣家庭教育中心、屏東縣新園鄉采風社、屏東縣小太陽助學協會、屏
                                                                                                                                     東縣新園鄉運動小聯盟等單位,提供服務與學習的平台;感謝讀經班團隊、志工夥伴、親愛的家人,
                   事蹟                                                                                                                尤其是先生,是我在志工路上最堅強的後盾,讓我無後顧之憂的持續往前走,千言萬語,都化為衷心

                   一、退而不休,退休後立即投入志工服務,截至 112 年 1 月止,服務總時數達 1719.5 小時,並持續累                                                            的感謝。
                       積中。                                                                                                           烏龍國小服務期間,擔任訓導兼輔導主任,面對學生偏差行為、家庭問題,心想如果家庭教育能夠健
                   二、讀經班教學:指導學生閱讀背誦弟子規、三字經等傳統經典,引導學生以經典教誨培養正向品德,                                                                     全,加上學校教育引導與社會關愛,是否就能減少這樣的情形,深刻的感觸成為我持續投入志工服務
                       社團迄今已推動 12 年,成為學校特色之一,深受親師生肯定。                                                                                的動機。除了積極參加輔導知能進修,並成立烏龍國小讀經班社團,冀望深耕綱常倫理,落實品德教
                      ( 一 ) 讀經班志工服務教學時間                                                                                              育,也主動關懷在學校個案的追蹤與輔導,推動友善校園環境。退休後秉持對教育的熱誠與使命感,
                           1. 烏龍國小讀經班:每週一 19:30-21:00。2. 烏龍國小附設幼兒園親子讀經班:每週三                                                          持續推動讀經教育,成立烏龍國小附設幼兒園親子讀經班與成人經典共修班,並參與多元的公益志工
                             19:30-20:30。3. 海濱國小:每週五 16:00-17:00。4. 東光國小:每週四 8:00-8:35                                               服務,走入社區,強化學校與社區聯繫,讓學校與社區攜手向上向善。
                      ( 二 ) 指導讀經班參與各項展演活動                                                                                            只要從愛出發,給予孩子肯定與鼓勵,孩子就能享受被接納的喜悅,並朝向正向且自信的成長,是我
                           1. 烏龍國小讀經班                                                                                                推動讀經教育後最大的感觸。成人經典共修時,與學員們教學相長,藉由經典紮根社區,讓社區民眾
                             (1) 烏龍國小母親節感恩表演。(2) 參加中華經典背誦比賽。(3) 佛光山高屏區偏鄉學校聯                                                          透過品德經典的引導,讓善的傳承從學校擴散至社區,進而讓社會共好。
                             合畢業祝福。(4) 畢業典禮表演。(5) 品德教育說故事比賽。                                                                         獲獎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日後將繼續不斷充實自我,奉獻所長,戮力傳達教育的神聖
                           2. 海濱國小讀經班                                                                                                使命,進而回饋社會,減少社會上的遺憾,讓社會能多一些善的力量。

       42                                                                                                                                                                                                                              43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