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6 - 2025年教育奉獻獎 | 資深優良教師
P. 246

林仙玉                             學         歷     私立玄奘人文社會學院應用心理學系碩士                                               葉彭鈞                             學         歷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歷
                                                                                                                                                                   經
                                                                                                                                                                                   校長
                                                            歷
                                                                  教師
                                                  經
                                                  現         職     新竹縣竹北市竹仁國民小學組長                                                                                   現         職     新竹縣新埔鎮寶石國民小學校長
                                                 林仙玉女士為新竹縣竹北市竹仁國小教師,民國74年畢業擔任教                                                                                     葉彭鈞先生為新竹縣新埔鎮寶石國小校長,自出生成長、求學及至
                                                 職至今已滿40年。回顧這些年的點點滴滴,林仙玉女士相當珍惜                                                                                     師專畢業分發服務都一直在家鄉新竹縣。服務期間陸續至新竹教育
                                                 並充滿感恩。1.見證學生成長的喜悅:40年來,看著一批批學生                                                                                    大學進修至九十二年完成碩士學位。教學服務自民國74年畢業分發
                                                 從懵懂無知到自信成長,最讓人欣慰的,莫過於看到他們在人生的                                                                                     起擔任教師;民國84年起調任主任;民國91年借調教育處;民國
                                                 道路上發光發熱,每一位學生的成就,對老師們來說都是最大的肯                                                                                     93年起擔任校長迄今合計40年。服務過學校的類型從小校至大校,
                                                 定。2.教學相長,持續學習:教育不只是單向的傳授知識,而是一                                                                                    從都市到偏遠山上。由於小時候成長的環境為鄉下地區,因此在服
                                                 場雙向的交流,而教育方式與科技工具不斷演進,讓林仙玉女士深                                                                                     務期間非常重視縮短城鄉之間差距、偏鄉小校在文化、學習與數位
                                                 刻體會到教學相長的真諦,並促使她持續進修學習、努力調整教學                                                                                     落差,積極提升弱勢地區學生的學習成效。
                                                 方法,讓自己與時俱進。3.堅守初心,珍惜教育緣分:40年的教
                                                 學生涯裡,林仙玉女士見證了教育體制的變革,但她始終相信,教
                                                 育是孩子改變命運的基石,當其教導孩子要秉持「良心做人、良心
                                                 做事」的處世原則時,也同時喚醒孩子們心中「良知良能」的那把
                                                 尺,為社會穩定打下良好的基礎!只要孩子因為一次啟發而找到人
                                                 生方向,她便覺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陳聖源                             學         歷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                                                   羅錦凱                             學  經      歷  歷  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技職學校教師碩士學分在職進修班
                                                            歷
                                                  經
                                                                  教師、校長
                                                                                                                                                                                   教師
                                                  現         職     新竹縣竹東鎮竹東國民小學校長                                                                                   現         職     新竹縣橫山鄉橫山國民小學組長
                                                  陳聖源先生為竹東國小校長,民國74年師專畢業後即擔任教職,至                                                                                   羅錦凱先生為新竹縣橫山國小教師,自民國74年起踏上教職在東泰
                                                  今滿40年。服務期間敬業樂業,擔任老師、主任、校長等職務均能                                                                                   高中服務,民國82年轉到私立光復高中擔任機械科主任,民國89
                                                  全力以赴,完成各項任務。為人謙虛懇切,勇於任事樂於助人,具                                                                                    年到橫山國小任職至今,擁有40年教育經驗,並秉持「以愛為本,
                                                  備規劃協調領導能力,推動學校本位課程方案設計成效卓越。關懷                                                                                    教學相長」的信念,陪伴無數學生走過學習與成長的旅程。在國小
                                                  弱勢學生申辦各項計畫,使學生獲得學習上和生活上的照顧。自我                                                                                    除了擔任學科教學外,也是客語教師,帶領學生了解自身文化,在
                                                  精進積極專業成長,致力提升教學行政品質:編著臺北市資源教室                                                                                    社團課程也分享製作客家美食,透過實作傳遞飲食文化背後的智慧
                                                  學障組注音符號進階教材;通過行政院客委會97年度客語能力認證                                                                                   與故事。羅錦凱先生相信,透過這樣的文化體驗,可以讓更多人感
                                                  中高級考試合格;具備中華民國木球協會A級木球教練、兼任新竹                                                                                    受客家文化的魅力與價值。此外,他也熱愛羽球運動,也將這項運
                                                  縣木球委員會主任委員。民國101年帶領桃山國小合唱團參與國慶                                                                                   動帶進校園,用許多課後的時間培訓,讓學生多一項能力。羅錦凱
                                                  升旗並於總統府前領唱國歌,出版專輯榮獲第24屆金曲獎─最佳傳                                                                                   先生始終相信,教育的使命不僅在於知識的傳授,更在於文化的傳
                                                  統歌樂專輯獎;民國103年帶領峨眉國小師生參加中華電信MOD                                                                                   承與個人價值的啟發。未來,他希望繼續以他的經驗與熱情,為學
                                                  第五屆快樂說英語讀者劇場,榮獲北區特優、全國決賽優勝,努力                                                                                    生、家庭與社區帶來更多正向影響,讓教育與文化成為彼此連結的
                                                  服務的成果,獲得各項榮譽及肯定。                                                                                                 橋樑。







      246                                                                                                                                                                                                                              247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