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9 - 2024年教育奉獻獎 | 資深優良教師
P. 189

資 深 優 良 教 師








 許 重光  學歷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學士  康 文成               學歷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碩士
 經歷  / 導師、組長、主任、執秘                              經歷  / 教師、主任、組長

 現職  / 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教師                             現職  / 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教師


 許重光先生民國 73 年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畢業後,即分發               康文成先生現為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教師,臺中人,國立
 至高雄市楠梓國中服務,民國 77 年轉調三民家商擔任體育班導師,               臺灣教育學院工教系畢業,大學畢業後,隨即進入高雄市立高雄高級
 期間負責認真,對學生輔導盡心盡力。民國 83 年轉調高雄中學服務               工業職業學校附設進修補習學校機械製圖科服務。服務期間為充實自
 迄今近 30 年,曾任體育班導師、體育組長、學務主任、總務主任及               我並提升專業知能,於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研究
 資訊執行秘書等職務。擔任體育組長期間,身兼高雄市中等學校體育                 所進修並取得碩士學位。有鑑於學校學生大部分家庭功能失衡且處於
 促進會總幹事,協助推動高雄市中等學校運動會及各項單項運動發                  弱勢,服務期間均擔任導師工作,積極輔導每一位學子,給予相應之
 展;任職學務主任期間推動紫檀花文藝季及國際教育交流等校際合作                 心理支持與協助。教學之外亦曾兼任進修學校註冊組長、實習組長及
 活動;擔任總務主任工作期間,面臨第四、五棟老舊校舍瀕危狀況,                 進修學校校務主任等行政職務,並曾指導學生參加工科技藝競賽獲得
 協助籌劃相關改建工程;任職資訊執行秘書期間,配合政府前瞻計畫                 金手獎,進而保送國立科技大學就讀。
 協助建構校園網路數位化。擔任體育班導師期間,細心觀察學生學、
 術科學習狀況,適時協調任課教師予以加強輔導,並與家長密切聯
 繫,安排各項升學輔導措施。










 劉 慶源  學歷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  石 素招             學歷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學士

 經歷  / 教師                                       經歷  / 導師
 現職  / 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教師                         現職  / 高雄市立左營高級中學教師


 劉慶源先生係於民國 73 年分發至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服               石素招女士是高雄市立左營高中教師,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
 務,民國 83 年取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民               訓育學系。民國 73 年 8 月分發至林園國中任教,擔任公民教師及童
 國 73 年至 86 年間服務於該校實習處鑄造科,民國 86 年至 102 年        軍教師,並兼任導師。民國 75 年 8 月商調旗美高中,在旗美高中擔
 轉任機圖科與製圖科,民國 102 年至 113 年於進修部製圖科服務,劉           任三民主義科及公民教師並兼任導師。民國 75 年 8 月商調左營高中,
 慶源先生從事教職期間,擔任導師 29 年,科主任 3 年,其餘為專任             在左營高中擔任三民主義科及公民教師,兼任導師 18 年 ; 指導童軍
 教師。服務期間以創新教育為方針,指導學生參加全國技藝比賽、參                 社團 5 年 ; 曾擔任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教師考核會委員、性別平等
 加科展及高雄市花燈比賽等競賽活動。劉慶源先生指導之 96 年畢業               教育委員位委員及兩任社會科主席。
 生,曾獲得總統教育獎殊榮!劉慶源先生從事教師四十年,對於教育                 在教育界服務了 40 年,對於塑造學生成長的熱忱與堅持從未消退,
 行政、學校活動、學生事務的參與與支援,均主動積極奉獻所學!                  無論是課堂內外,都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品格與學術成就。以身作則並
                                                樂於傾聽學生的困惑與需求,竭盡所能給予他們支持與指導,讓每一
                                                位學生都感受到溫暖與尊重。












 188                                                                                                          189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