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2022年師鐸獎
P. 51

|
                                                                                                                    師

                                                                                                                    鐸
                  同情的理解能力。受限於正式課程有限時間,必須輔之以其他演講活動,讓學生認識世界真實面
                                                                                                                    獎
                  貌、並開闊視野。透過臉書發文討論時事議題,讓各方加入公共討論,使學生獲得多元觀點。
                                                                                                                    |
              三、教學建言—用行動取代說教:
                  堅持我們的理念與價值,不論是尊重、善良、正直、利他或努力,都必須先以身作則,才能感動學
                  生,於是教育就成為改變社會的最大力量。


              得獎感言
              我深信教育是改變社會的力量,滴水可以穿石,一個人的努力若能讓學生、老師、甚至家長一起投入,
              就是一種善的循環。作為第一線基層教師,感謝上天給我這個機會成為公民老師,這份工作改變了我的
              人生,讓我知道利他是最有價值的人生選擇。

              臺灣社會的公民教育起步得晚,只有二十多年的時間,我一路見證臺灣公民社會世代之間的差異與改
              變。誠如美國自由之家這個知名機構,在2022年一場線上對談指出,民主的公民教育是國家的精神國
              防,臺灣的公民教育當然也扮演相同角色,是臺灣認同的重要基礎,更是為下一代打造美好家園的利
              器。但我也相信在這世代交替階段的公民老師,是備受挑戰的一群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不僅是過去自身
              訓練的不足,這可以靠自力補足,更艱鉅的則是來自我們傳遞的民主人權價值,與學生在家庭中受到的
              政治社會化洗禮之衝突,以及多元觀點與價值之間的競逐,如何在課堂中面對這些挑戰,是我們的任
              務。我總是正面看待挑戰與挫折,因為這會讓我學得更深更廣。專業堅持讓我一路發展出自己的教育特
              色。如果我曾經貢獻過一些,也僅僅是因為這是我的責任與工作。我很平凡普通,但一直腳踏實地的努
              力,如果平凡如我都可以盡最大的努力影響了一些人,我相信比我更聰明優秀的人,當然可以為臺灣貢
              獻更多。盼望我的獲獎能讓更多公民教育工作者,也勇敢堅持自己的專業,做好我們的工作。














































                                                                                                                  51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